若換了個二人,只怕林娘子早已沒了命去。
如今得了這樣的局面,倒也是萬幸了。
陸磊曉得素云不若之前好糊弄,忙跪在腳踏上,又起了誓,才算讓素云重又展開了笑顏。
兩人這才洗漱了一起歇下了。
轉眼便過了半月有余,林娘子親自上門送帖子,道:“我那鋪子只重修整了一番,開了個繡鋪子,只收些簡單的繡活,也兼賣了一些繡布,繡線的小營生,三月初一開業,就不請妹妹過去了,今日送些我們定做的喜餅子,也討個巧。”
素云低頭一看,小籃子里幾樣的喜餅,真是她鋪子的里花樣,笑道:“我這算不算沾了兩面的便宜,從我這鋪子里買了去的,然后又回到了我手里。”
“這話說的,買誰家的不是買,這么說,那鋪子里還給我折了一成的,我也算沾了便宜了。”
林晴照本就是交際的一把手,如若當初許煥沒有她在后頭運作,只怕如今還是個垛子口的小頭目罷了。
兩人說笑了一番,林娘子帶著小玲辭別了去。
素云忙吩咐衛媽媽去整理些禮品,只待提前一天將開業禮送去,當日必定會忙些,她就不去親自湊熱鬧了。
林娘子的繡品鋪子開在了三月三之前,前三日凡是進店的顧客每人便可得一只饅頭,一時間擁擠了大批的人,就連那偏遠的地方都聽說了,趕過來領饅頭。
若是其他的倒無人稀罕,偏巧這饅頭倒是人人日日都要吃的,誰會想多,而且三月初,不是農忙的時候,人人都有空,便有那些,上午來過的,下午又來的,她也只裝作不認得,也照樣發放了下去。
又借此發放了收繡品和出繡品的傳單,生意倒是一下子打開了起來。
一些領饅頭的婦人,紛紛從籃子里掏出來自己本來就要售賣的繡品,得了一個還不錯的價格,又采購了一些打折的繡布和繡線,自然是高高興興的來,高高興興的去了。
不曉得幾日,林氏繡品鋪就徹底的打出了名氣,門庭若市的鋪子之一。
三月初一開業,隔開兩日就是三月三。
府城的人愛過節,三月三便是踏青日,自然也熱鬧非凡的辦了起來。
三月三的宴會,如今關夫人已經出了月子,便由她來操辦,素云只待當日里去露個頭便好,自然用不著操心,只管舒服的用了早飯,悠然的坐了馬車,美其名曰去巡鋪子,便坐在那鹵味店的后頭,吃個痛快。
踩著點再回家,日子過的自然是舒服的很。
陸磊得了林娘子那封信,只忙的顧頭不顧尾,一時間幾天不回家也是正常的事情。
素云也不去操心他,自己好吃好喝又好睡,就覺得是凡事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