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謝晉老爺子,他已經完全的進入到退休狀態。唯一的社會活動,就是經常去謝晉藝術學校,培養那些新鮮血液。而那所藝校培養出的最著名演員,就是那位范小胖。
因此容光的登門拜訪,老爺子相當高興,直接就安排上酒。老爺子的酒量驚人,他年輕的時候,輕描淡寫就是喝一斤多白酒漱漱口。現在年紀大了,就改成了黃酒。
“……老爺子,說起《鴉片戰爭》,那根本就不是滑鐵盧。別怪我說話直,別的導演缺的就是某一個、某幾個,你倒好,就記得照顧那些老朋友。聽說當時的劇組,一片白發蒼蒼是吧?你就是神,那也拉不動他們全部啊?這年紀不饒人,那玩意沒法解決!”
容光明顯酒多了,開始討論起那部《鴉片戰爭》。當年這部影片,投資約1億,但票房就7900萬,虧損差不多8000萬左右。
正因為這部片子的票房慘敗,似乎打破了謝晉老爺子的神話。并且嚇得內地不再敢碰大片大制作。要一直到《英雄》,才真正開始了華娛電影的大片時代。
謝晉老爺子同樣很遺憾,這似乎有點晚節不保:“小子,那你說說,這種片子該怎么弄?”
“很簡單,換個懂行的制片人!從一開始,就應該作為商業項目。比如拿下橫店的20%股份,你再去那里投資拍攝。就算后面票房不行,光靠股份都能賺回來。還有當地政府的補貼,這就是為他們的本地旅游做廣告。怎么會虧損呢?還有,三國城、大觀園等等,他們都可以同樣的操作。現在倒好,你把票房虧損都自己抗下了,反而橫店、三國城都發大財了?”
“嘿嘿?你小子!”
“……”
道別的時候,老爺子愉快的與容光合影。容光收獲的名場面又是+1。
然而在回京途中,容光就若有所思。現在內地票房,真的是一丁點的把握都沒有。任何的電影項目,風險都是相當的大。
確實很需要周邊的開發,這才能有效的降低風險。要不然,不斷的惡性循環,根本吸引不到什么投資人。
幸好那些事暫時還太遙遠,并不需要容光去頭疼。
回到京城后,《萬國運動會》劇組正式組建。總投資1100萬,其中主創片酬200萬,300萬暫定為宣發成本。真正的拍攝成本為600萬左右。
像這樣的本土喜劇,拍攝成本其實大大低于動作片。外景地只有京城和津門,再加上一些攝影棚布景。里面并沒有運動會這樣的大場面。甚至都不如,未來《瘋狂的石頭》那種喜劇電影——基本上采用全外景拍攝。要知道,像《甲方乙方》,真正的拍攝成本,可能連300萬都不到!
因此這600萬,確實能夠做到制作精良。
隨后就是北影廠的投資。設備人員投入折價60萬,現金投資40萬。目前的國營制片廠,確實沒有什么錢。不過能夠讓職工開工,北影廠已經相當滿意。并且以后影片的內地宣發,就會由北影廠來完成。
至于批文和立項審核,北影廠同樣都是一手解決。而這個過程,根本沒有遇到任何的障礙。光看到那三位鐵三角,一般多少會給面子。至于劇情里面的那些“拼命黑”?反正那是清朝末年,列強就是那副嘴臉。那就叫尊重歷史,管現在屁事呢?
接著就是外來投資。華藝聯合了一批土豪,投資100萬。其中華藝50萬,其他的土豪湊出另外的50萬。唯一的要求,在影迷見面會的時候,那些土豪同樣想要露露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