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花新專輯的質量絕對是出類拔萃。
李月萱分辨歌曲質量的標準更簡單。
就是一條——好聽嗎?
好聽就是好歌!
“相愛沒有那么簡單
每個人有他的困難
過了愛做夢的年紀
……”
李月萱走到電腦前,播放《不惑之年》這首歌。
她承認聽起來,很有感覺。
是一首走心之作。
是一首屬于熟-女的歌曲。
“不愧是毛吉吉創作,不愧是知性歌后,人生閱歷豐富比起年輕人來說高一截。”
黃音梵的《四十·不惑》主打歌《不惑之年》讓李月萱聽的很投入。
從個人角度而言,她更喜歡這首抒發心路歷程的苦情歌。
當然,并不是說張羽寫的三首主打歌《不得不愛》《綠光》《說愛你》不好。
而是年紀不同,心里的想法便有不同。
十幾二十歲的年輕姑娘小伙子,喜歡甜膩膩的歌曲,男女戀愛。
到了三四十往上,感-性減少理性增加,猶如自由戀愛與相親的區別。
但從專輯整體的質量上來看,黃音梵的新專輯不如娜花的新專輯。
“萱姐,你把我叫來,不會單單是為了聽不惑之年吧?”
匆匆趕來的娜花,聽著黃音梵的新歌,內心毫無波瀾。
她承認,《四十·不惑》主打歌《不惑之年》很能打。
可惜其他歌就很一般了。
比起《綠光》《說愛你》,抓耳程度差太多。
“《不惑之年》好聽,我的主打歌也不差,而且我還有三首。”
娜花比出三根手指,心里有無比自信,還有慶幸。
她很慶幸,在西海時就答應了落魄張羽的條件,達成合作關系。
即使當時她被萱姐催著不大情愿。
如果沒有張羽創作幾首歌,十有八九這次她會輸給黃音梵。
沒有代表作,流量終究只是賺快錢的一件快消品。
作為一個流量藝人,誰也不敢保證能紅多久。
凡是成為頂流的偶像,無不在尋找轉型之路,要么成為實力派,要么自己當老板。
最明顯就是大夏花旦小天使,從麻豆到視后,再到電影熒幕,當時多風光。
現在再看,短短兩三年時間。
除了能勉強綜藝節目里混日子,哪里還能見到她呢。
采訪時一句“自己順利的話可以把所有獎拿個大滿貫”更是淪為無數網友的笑料,遭到惡搞與群嘲。
成為打臉的名場面。
娜花可以預見,若是被黃音梵的新專輯吊打,那她好不容易靠跨年晚會積攢的口碑將再次喪失。
轉型之路,遙遙無期。
“既然黃音梵的銷量不差,我要臨時改變計劃,幫你多接幾個通告跑宣傳了,你多累點。”
“就這事啊,電話里說一聲就行。”
娜花的事業心同樣不小。
新專輯有這么好的三首歌做主打歌,她當然愿意努力拼一把。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白金唱片,等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