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娜花也跟風在微博上發了一句“嘿撩撩螺”。
短短四個字,令許多不明真相的群眾摸不著頭腦。
嘿撩撩螺?
這幾個字分開來大家全認識。
只是組合到一起后,傻眼了。
什么意思?
娜花究竟說了啥,她想要表達啥?
人們開始猜測四個字的含義。
“會不會是表白的暗語,是情侶之間的專屬暗號?你看這個撩字啊,平時撩騷就是這個撩。”
“不可能,娜花絕不是那種水性楊花的女人!”
表白說一出,當場遭到無數人的圍攻。
他們表示絕無不可能,不相信。
“不是表白吧,我倒認為像某種求救信號,意思類似快來救我,救救我啊。”
“拉倒吧,你這分析更不靠譜。”
“就是,若是求助信號,娜花都能拿手機發微博了,不如直接報警。”
“任何人都猜不到,這是我們的暗號。”
“你們這群比平時一個個三吹六哨牛皮哄哄,搞的我以為多厲害似的,還不如老子千度一下。”
網上眾說紛紜,說什么的都有。
不過還有部分人想到內事不決問千度。
他們紛紛上網,在千度搜索輸入四個字,進行檢索。
“嘿撩撩螺什么意思?”
“嘿撩撩螺什么梗?”
“嘿撩撩螺是什么歌?”
到翌日上午的時候,這多謝了和嘿撩撩螺幾個詞已經席卷朋友圈社交圈。
“搞了半天,嘿撩撩螺原來是多謝了這首歌里面的歌詞呀。”
“是啊,原來嘿撩撩螺就是嘿撩撩螺,沒有意思,只是語氣詞。”
“多謝了,
多謝各位沙雕網友,
多謝你們送熱搜嘞。”
“你說就說,咋還唱上了捏。”
“一樣,我剛才不知不覺也唱出來了,嘿撩撩螺。”
“別說,多謝了這首山歌還是有點東西,開始聽起來沒感覺,后面張羽和其其格開始對唱,瞬間就來勁了。”
“嘿撩撩螺,是相當帶勁啊。”
“草泥馬草泥馬草泥馬,草……泥馬嘞,誒嘿誒……”
“你為啥可以發語音?”
趁著網上的熱度,靜江宣傳部門在微訊公眾號,以及微博上廣發英雄帖,邀請全國游客。
在這個三月三和以后的假期到靜江游覽秀麗山河。
《嘿撩撩螺!三月三千萬別離開靜江!一大波活動來襲!趕緊安排!》
《沿著高速看靜江,嘿撩撩螺!趁著三月花開,山歌正濃,一起出發吧!》
《又有好玩兒的丨嘿撩撩螺究竟撩的是什么螺?》
幾篇文章相繼成為爆款,閱讀超過百萬次,轉發也有十萬加的成績。
一時間,嘿撩撩螺四個字已經被玩壞了。
不管是句首還是句尾,都有人用上這個語氣詞。
換句話說,萬物皆可嘿撩撩螺。
靜江電視臺抓住時機,好好在全國衛視面前露了一回臉。
“周臺,你看我們晚會的收視率,同時段全國衛視第五!”
“還有我們的晚會視頻,現在回看次數超過三千六百萬次。”
聽到臺里人員的回報,周通激動不已。
好,好,好!
他連續說了三個好字。
這些便是他實實在在的成績啊。
對于宣傳靜江的三月三旅游節,對于推廣建設靜江旅游勝地的偉大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年他去匯報工作,就能拿出這份亮眼的成績。
盡管收視率只排全國第五,但全國衛視收視率基本就被芒果臺、魔都衛視、江寧衛視、大夏臺、京城臺等壟斷。
平日的靜江臺收視率,放到全國三十多個衛視里,只能從后面朝前面找。
這樣找的更快一些。
能夠擠進收視的第一集團,足以令人自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