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熒幕上,正好回憶到陳香背著兒女舔碗的心酸一刻。
無意撞破真相的兒子,摟住媽媽嚎啕大哭。
此刻,全場淚崩。
這首歌把人隱藏心底的思念和熱愛,通通勾出來。
前來觀影的人群,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不是本地人。
大熒幕的感人畫面,將他們平時壓抑內心深處的思鄉之情,思念父母的深情徹底引爆。
思念的洪水,潰不成堤。
“媽媽。”輕聲哭泣里,不時夾雜著對父母的呼喚。
“沒有一句母親,卻全部說的是母愛的偉大。”小飛哥飽含熱淚,上衣濕了一片。
驀然回首,母親的背影深深烙印在他的腦海中。
揮之不去。
小時候坐在單車后座上,抱著母親上學的溫馨,還有因為頑皮摔破了腦袋,跑去醫院縫針的凄厲哭聲。
一幅幅畫面過電影般閃動。
小飛伸手去掏紙巾,卻發覺空空如也。
沒想到一包二十抽的紙巾,用的干干凈凈。
環顧四周,聽取哭聲一片。
“出來幾天,這次趁著來魔都,回京城時就回老家看看。”
他做出決定,等回程途中,要和父母團聚。
歌聲縈繞在每個觀眾的心頭,悲涼與哀傷的氣氛籠罩影院。
入場時大伙有說有笑,還拿派發紙巾打趣。
誰能想到,這部電影猶如一枚重型催淚彈,叫人一陣接一陣哭個不停。
片中的陳香老人,辛苦操勞了一輩子,最后的結局即使沒點明,但誰都能猜到。
這樣的母愛偉大,可過于沉重。
豈是一個慘字了得。
連大團圓的結局也沒有,許多看客難以接受,總感到堵得慌。
“以前我總認為大團圓結局過于狗血,很俗套,但今天我卻那樣盼望給老人家一個圓滿的人生。”
胡謅眼淚巴巴,明顯哭過一場。
眼鏡上全是花痕。
“生活已經如此不幸,為什么導演還不能給她一個幸福的終點,為什么?”
周邊的議論,莫不替老人感到不值。
苦了一輩子,最后沒能享清福。
正像歌詞里唱的那樣“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
因為影片以悲劇結尾,連帶最后的主題曲《懂你》都受到了牽連。
“誰唱的歌呀,把我唱哭了。”
“就是,誰寫的詞,太特么勾人眼淚了,簡直是犯罪。”
“這是一首自帶眼淚的歌曲,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贊頌母親的神曲,我愿將這首《懂你》稱為第一。”
電影結束,觀影席上亮起燈光。
人群中慌慌張張擦干眼淚的不在少數。
一分鐘后,掌聲開始響起,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響徹全場。
嘩嘩啦!
雷鳴般的掌聲,直沖云霄。
孫榮導演攜全體劇組主創成員站在熒幕前,朝觀眾鞠躬致意。
點映結束不足一小時,各大影評人和娛樂媒體已經發出稿子。
《觀影,請帶紙巾》——這是小飛哥最新力作。
“觀影請帶紙巾!觀影請帶紙巾!觀影請帶紙巾!
重要的事情首先說三遍。
今天墻裂推薦給大家的電影,叫做《母親》。
在如今,很少有人會愿意宣傳犧牲精神,更別說這種犧牲是建立在女性犧牲這個框架之內。
然而本片中體現的精神就因此而不偉大了嗎?
顯然不是的,這種精神任何時期都不應該被忘卻,然而現實中為它發聲的人卻不多了……”
另外一位大V胡謅則在花瓣上寫下他的影評。
《<母親>,其實我們從未<懂你>》:這是一部獻給普天下所有母親的電影!
“本片的母子之情是深深地打動了我,這位普通農家婦女在丈夫不幸遇難后以頑強的性格、博大的愛心、無私的獻身精神、堅定的毅力將五個兒女撫養成人,完美的詮釋了這樣一位偉大母親的形象,是值得推崇的佳作。
正如主題曲《懂你》唱的那樣: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
多想靠近你,告訴你我其實一直都懂你。
最后說一句,《懂你》是@張羽章魚哥所有歌曲里,我最不喜歡的一首歌。”
“大家千萬不要嘗試聽完,因為別人唱歌要錢,張羽唱歌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