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月紅案爆發。警察封鎖現場,發現做案手法同之前三起相似,受害者都是被悶死,并且死者身邊的床頭柜上同樣有三枚籌碼。
重案隊長先帶隊查了李月紅的關系網。
作為丈夫的方平大多數時間都在外面搞審計,而且昨天有不在場證明。
而至于有曖昧的情夫,雖然在李月紅家發現他的指紋,但他不承認案發時曾在現場,只講頭天晚上大家一起打麻將,在場還有一樓的一對夫妻。
一樓的夫妻也證明,頭天晚上,大家在一起打麻將的,都是鄰居,留下指紋并不能代表什么。
李月紅的關系網沒查出什么,再加上相似的做案手法,被害人的情形也非常相似。
最終,重案隊就把李月紅案同連環殺人案并案。
這一下案子更走進了死胡同,連幾個受害人之間的關系都連接不起來。
但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這時,做為主角的痕跡專家發現一個不起眼的點,那就是他在走訪樓內住戶時,都發現了一份廣告單。當查問樓內住戶拿到廣告單的時間段時,意外的發現同李月紅的死亡時間相近。
這份廣告單是市內某開發商的售樓廣告,它的印發時間只在前天,于是重案隊立刻派人找到售樓處,如此順藤摸抓,把小偷找了出來。
接下來就是顧長安要飾演小偷的第三段戲。
小偷正在偷電瓶車時,被等候他的警察抓獲。
然后就是一段小偷跟主角的對手戲。
主角拿出廣告單擺在小偷面前,小偷也不知道警察什么意思,但本能的就裝傻。
然后主角拿出小偷去售樓部領廣告單的一段監控視頻。
小偷才裝作突然想起的樣子,然后講發個廣告也不犯法吧。
主角這時抖出二樓住戶李月紅被殺的消息……
在這里,就有一段小偷的心里變化表演。
作為小偷,對于跟殺人案牽扯什么的,那是避之唯恐不及的,他首先肯定是矢口否認,并一問三不知。
但內心里,小偷自然會聯想到偷情男子,以及后來跑上來的風衣男,畢竟那天那個風衣男在進樓時都兜頭戴著帽子,奇怪的很,也就是相撞時,那風衣男后仰他才看清一些面目。
但這些事情又關他什么事……
小偷還是不想說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主角卻一直在觀察小偷的表情,這時從小偷的細微情緒變化中察覺出小偷應該知道些什么,于是就詐小偷一把,如果小偷說不清,那將會被作為兇案嫌疑人審查……
小偷這時心虛,主角這時又伺機安撫,只要小偷說出情況,他偷電瓶車的事情就不追究,只警告一下,一手大棒一手糖,小偷終于松口。
最終,從小偷這里,警察鎖定了方平,然后從不在場證明入手,查到了為方平做不在場證據的同鄉馬某做了偽證。
如此,李月紅案定案,方平被抓,最終確定這起案子跟連環殺人案無關。
但床頭柜上那三枚籌碼怎以說,排除了兇手所有,重案組就查出那三枚籌碼是李月紅自己的,她平日沒事時會去麻將館打牌,會換點籌碼,全市這種籌碼都大同小異。
也就是在這里,重案組發現他們之前有一個誤區,連環殺手案多有相似的做案手法,并且會伴有強迫式的記號。
所以之前,重案組雖然也查過籌碼,但卻是把籌碼跟殺人犯聯系,并沒有把籌碼跟受害人聯系起來。
但從李月紅案這里可以看出,這籌碼很可能并不是殺人犯的,很可能本身就是被害者所有。于是從籌碼這里終于把毫不相關的三位被害人聯系了起來。
這三位被害人經常在同家一麻將館打麻將,而且因為相談投機便常常約在同一時段來玩。
當然,三人是無法成一桌的,于是第四個人就浮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