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件事就這么一傳十,十傳百,京城里的大家小巷里談論的都是這件事情。
國公府自從安世樂進宮求娶姜知意之后,時不時就會發生些什么事情,讓街頭巷尾都在議論,之前再怎么樣都只是國公府的家事,這次可不一樣。
往常被辱罵和不屑的紈绔公子安世樂現下成了人們口中憐憫的對象,都覺得安世樂原本就不想娶蘇若雅,最后竟然還被戴了綠帽子,京城第一紈绔這是陰溝里翻船。
也有人覺得范云逸是死有余辜,但沒有人覺得蘇若雅做的是對的,每一個人都在辱罵蘇若雅,說她不知廉恥,不守婦道,不能因為她是國公爺和郡主的侄女就能放過她,蘇若雅這個娼婦就應該游街示眾,受萬人辱罵,然后再浸豬籠。
還有不少人說,蘇若雅昨夜殺了人出來毫不遮掩就去了國公府,國公府一定會護著她的,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說的都是屁話,蘇若雅作惡多端最后肯定什么事都沒有,世家就是有特權,能凌駕于律法之上。
這些說法都是對國公府十分不利,國公府本就是一直被朝臣盯著,今天不是休沐的日子,國公爺還是要一如往常地去上朝,一上朝有好幾個言官上書參了國公府一本。
皇上聽說了此事,還特地敲打了國公爺,要妥善處理此事,不要讓百姓對朝廷失望,這話已經說得很嚴重了,國公爺想要護著蘇若雅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
這事肯定和顧敬衍脫不了干系,目的不止是想要了蘇若雅的命,還想挑撥國公府和蘇府之間的關系。
不少官員都聽說了昨日發生的事情,但是都不敢直接去問國公爺,只能拐彎抹角地對安世樂表示了同情,國公爺也只能假笑著應答幾句,一下朝便匆匆地回國公府去了。
國公爺回到國公府的時候,蘇珩一家人和國公府的其他人都已經在華言堂等著了。
莫青一見國公爺回來便著急地上前問道:“國公爺,大街小巷都傳遍了,這事該怎么辦啊?您可一定要救救若雅啊。”
“你別胡鬧了,今天朝堂之上,圣上當著朝臣已經警告過國公爺了,此事一定要秉公處理。”蘇珩今日也在朝上,大臣們背著他都議論紛紛的,有幾個平日里跟他政見不合的,直接在他面前就陰陽怪氣地議論起他和蘇家來,說蘇家家風不嚴。
自己不過是被幾個大臣諷刺了幾句,再想想自己的女兒,心中就十分不好受,國公爺是當著群臣的面,被皇上數落了一通,壓力可想而知。
“我胡鬧?我怎么胡鬧,這是我懷胎十月,含辛茹苦好不容易養大的女兒,我不過是想要保住我女兒的命,我怎么就是胡鬧了?”莫青說著又跪在了國公爺和長平郡主的面前,說道:“我知道國公爺和郡主是一定會有辦法,不過是保住若雅一條小命而已,你們一定是能辦到的,郡主,一直以來你都是很寵愛若雅的,你也不希望若雅為了那個人渣償命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