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鐮道:“南堂已在河中布置舟船,來回搜尋,吳升若敢冒頭,立時將被查知……還有么?北堂如今弟子眾多、魚龍混雜,我一個人忙不過來,若有妙計,北堂的搜捕,我擬由你主持。”
吳升頓時大為心動,這可是個好機會啊!理了理思路,當下不再敷衍,用心獻策道:“就之前吳某人逃竄路線而言,連續四次想要渡河,我以為,這是效仿……這是四渡泓水之計,目的是來回調動我方人手,在運動中尋找空隙,想要打時間差。我等如此搜捕,事實上已中其計。但下一步的方略,關鍵還在上面,不知掌門、諸位護法是怎么考慮的。”
宋鐮思索道:“四渡泓水?的確如此……”
于是交底:“吳升之意,已為掌門察知,如今掌門坐鎮獨照潭,此為狼山中央,只需他再敢露頭一次,無論哪個方向,掌門立時便可趕到,等他五渡之時,將再無可逃之機!”
吳升頓時驚出一身冷汗,還好自己沒有再次觸發封印真氣,否則難逃一死,于是問道:“這么說,我等在這里巡河,不過是故作姿態,只是在等他的五渡?”
宋鐮點頭:“只是如今已等了不少時候,也不知他何時才能五渡。你的建議呢?計將安出?”
關于如何更好的抓捕吳升,對此,吳升還是有一些淺見的,當下獻計:“這幾日抓捕吳賊,弟兄們是盡心盡力的,之所以無效,一則吳賊奸滑狡詐,二則狼山地勢復雜,未能做到人盡其用。若非有泓水相隔,吳賊怕是早就跑了。”
宋鐮道:“神隱門上下四百余人,已是全部出動,你剛才也說了,弟兄們已是盡心盡力,如何又說未能人盡其用?”
吳升笑道:“狼山有峰頭百座,溝澗數十條,四百余人灑進來,能當多大用處?想要封鎖偌大狼山,實在太少了。當年在雷公山,楚軍封山,耗時一冬,依舊未能盡捕虎方余孽,狼山比雷公山更大,效果不問可知。”
宋鐮點頭,問:“言之有理……去年楚軍圍剿雷公山虎方余孽之事,你是由何得知?”
吳升忙道:“聽說的,這一役轟動楚國北地,其中詳情,很多人都知道。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狼山之中,有大量人手,如蓮浦集便有諸多掌柜和伙計,不下五、六百人,為何不能充分發動利用起來呢?”
宋鐮沉吟:“狼山修士不少,但有資格入神隱門者,卻不多,掌門的意思,還是要去蕪存菁……”
吳升搖頭:“搜捕吳賊,與納人入門有何相干?”
宋鐮道:“未入宗門,怎么指使得動?”
吳升笑了:“仿效學宮,或者楚國,捉拿人犯時懸賞即可。只以此輩為耳目,不求其出手拘捕,見了吳賊蹤跡,立刻鼓噪,如此一來,就容易得多了。”
宋鐮很感興趣:“接著說。”
吳升繼續總結:“吳賊之所以難捕,還有一個原因,在于神隱門初創,宗門中人相互不識,就算見了吳賊,也容易被其蒙混過關……”
宋鐮道:“既然如此,你又說要發動更多的狼山修士參與,豈非前后矛盾?”
吳升道:“我有辦法解決。其一,不吝懸以重賞,充分發動人力,如此至少可得千人;其二,將人手分組,一位神隱門弟子帶數名宗門外修士,每一組彼此相隔百丈,保證相鄰之間皆在視野之中,如此可將人手遍布狼山;其三,固定編組,劃定區域,不得串聯,如此可防被吳賊蒙混過關;其四,備好狼煙,若見吳賊蹤跡,不得妄動,點燃烽煙,宗門中設數隊精悍道友,不需太多,見烽煙而往……”
講完后,吳升道:“此為聯防聯控之策,但行此策,定叫吳賊插翅難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