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寫的這首秋詞首句明確指出,自古以來,人們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嘆秋天的寂寞蕭索……凄涼翻過了那座山,僅僅是為了迎接秋天。
方辰夭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把玩著手里的鋼筆,靜靜的聆聽自己的同桌站起來回答著老師的問題。一陣風從窗戶的縫隙里躥了進來,流進他的襯衣里,他下意識的緊了緊衣領。
快要立秋了。他心里有種澀澀的感覺,從很早以前開始,他就不喜歡秋天,甚至可以說是討厭秋天。他記得八歲那年,也是立秋時,他就再也沒有見到過自己的父母。秋天是孤獨的,是那么的孤獨,撕心裂肺。又是一個立秋時節,哥哥也不在自己的身邊了。
他記得從小總是受別人欺負的哥哥,沒想到如今也可以一個人出遠門了。他用大拇指刮了刮額頭,把視線移回了同桌身上,笑了。
這不是還有她呢。他的同桌叫皇甫玉馨,也是自己的女朋友,兩人在一起已經走了一年半的路,她是那么的清純,總愛扎一個馬尾,牛仔褲配一個帆布鞋,那么的樸素。方辰夭迷戀她的每一處,喜歡她的笑,喜歡她認真對待每一件事的態度。
“方辰夭。”語文老師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
“老師叫你呢。”皇甫玉馨扯了扯方辰夭的衣袖,他不情愿的站起來。
“你來說一句描寫秋天的詩句。”他的大腦有片刻的恍惚,停下了把玩鋼筆的手。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很好。”語文老師皺眉示意他坐下,用帶粉筆末的手蹭了蹭鼻頭。
方辰夭在班里,不,在年級里都可以算上前五的三好學生,只是每次提問方辰夭的時候,看著他回答問題的樣子,都讓自己有沉重的壓迫感和負罪感,就好像自己只是一末丞相,卻不知廉恥的去命令君王回答問題,真是奇了怪了。他轉身繼續在黑板上寫字。
很快,最后一節課的下課鈴響起。
方辰夭和皇甫玉馨收拾東西走出了教室,一路上玉馨挽著他的胳膊講些有的沒的,方辰夭靜靜的聽著,時不時嘴角勾起那一抹弧度,他們之間的戀愛方式有所不同,大部分的情侶都是男生去大幅長篇的講一些東西給女孩子聽,逗女孩子笑,可方辰夭卻不是,他不喜歡話多,換而言之,他更喜歡安靜,可能從小就和哥哥互補吧,方辰碩從小就話多,嘰嘰喳喳像個麻雀。
可方辰夭卻是那么的喜歡聽他說,不論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他都喜歡方辰碩給他講的所有事。
以前,真是美好。
方辰夭側龐看向正在講的津津有味的玉馨,仿佛看見了哥哥的兒時,嘴角微微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