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也覺得納悶兒,立刻又沖進了屋中,再一看,包興早已經無影無蹤,
(本章未完,請翻頁)
包公和李保這就找吧!翻東找西無論怎么翻找也沒找著,正在納悶兒呢!這時候就見桌子底下“欻拉”一動,桌圍子一起,包興從下邊哆哆嗦嗦的出來了,說他怎么跑桌子底下去了呢?就是因為一聽外邊有人驚喊,就知道有事兒,所以“嗞溜”鉆桌子底下藏起來了。他一看沒事兒了這才敢出頭。出來一看李保也在旁邊呢!趕緊故作鎮定,自己給自己遮掩:
“嗯哼!哎~~~我說你們沒聽我說嗎?我家相公作法不可窺探,連我都在桌子底下藏著呢。你們怎么不尊法令呢?幸虧我家相公法力無邊,這才相安無事呀!下不為例!”
好嘛!還有下回呢?不過他這一番瞎話說的還挺像,不由得大家不信。瞧見了嗎?這就是包興的聰明機變之所在。李保趕忙說到:
“法師,我家老爺和夫人唯恐相公深夜勞苦,所以叫小人前來照應,請相公早早歇息了吧!”
包公聞聽,這才叫包興打著燈籠,前往書房歇息。李保趕忙安排人把法臺拆了,收拾場面。在收拾東西的時候,他就發現桌子上有一張朱砂黃紙的字帖,就以為是法師留下的鎮壓咒符呢,連同寶劍一同拿起來,轉身就奔了內堂了。李大人早就安排下丫鬟候著呢!李保來到之后,把東西往前一遞:
“包相公業已安歇了,這是寶劍還有咒符,請交予老爺吧!”
丫鬟接過來,李保剛要轉身走,就聽老爺說話了:
“且慢!把那些東西拿來我看。”
丫鬟趕忙把黃紙字帖呈上,李老爺接過來燈下觀看,嗨!哪里是什么符咒哇!就見在紙上寫著一首詩,上寫:
“避劫山中受大恩,欺心毒餅落于塵。尋釵井底將君救,三次相酬結好姻。”
咝~~~呀!李老爺看完這首詩,心中暗想啊!看樣子這首詩中隱藏著事跡呢!可是呢,看了個稀里糊涂,不大明白。為了把事情弄清楚,李老爺把李保叫過來了:
“李保呀!你拿著這首詩,去跟包興打聽打聽,看看內中有什么隱情,順便問問包相公娶親沒有,明日一早回話。”
“是!遵命。”
李保領命轉身就走了。
那么說這位李老爺,為什么如此留心呢?原來呀!李大人自打昨天見了包公之后,回到內宅見著了夫人,是連聲稱贊:
“嗯!夫人吶!你看見了嗎?包公這個人可不錯呀!第一人品好,第二學問深,將來以后不可限量啊!”
張氏聞聽也是連連點頭:
“是啊老爺,既然如此,他要能把孩兒的病給治好,咱們何不與他結為秦晉之好呢?”
“嗯嗯!夫人所言極是,正合我意呀!且看我兒病體如何吧!然后再作道理吧。”
正是因為如此,老兩口兒可就惦記上此事了。又聽李保一說二更鼓還要上壇捉妖呢,因此老兩口兒這才沒敢早睡,一直等到天交二鼓了,心中焦急,這才讓李保前來探聽,沒想到李保把這張帖子拿回來了,所以這才叫他去細細的掃聽。
轉眼到了次日,全府上下還沒起呢,小丫鬟前來稟報:
“稟報老爺,夫人,我家小姐的病好了,現已起床,想吃東西了。”
你說邪門不邪門?這實在是奇聞異事呀!老爺夫人一聽都傻了,遲愣了半晌,這才回過神兒來,李老爺嘣兒一下子從炕上就蹦下來了,差點兒沒來段迪斯科,趕緊的梳洗已畢,正要去看望女兒。這時候李保也來報了:
“啟稟老爺,昨晚小人細問包興,說這字帖上的事跡,是他家相公幼兒之時遭遇的磨難,但是都一一逢兇化吉,并未遇害。而且小人已經問明了,包相公尚未定親。”李老爺聞聽當時大喜。哦哦哦!明白了,這肯定是狐貍來報恩來了,有意成此一段良緣吶!急忙整理衣襟趕奔書房。李保通報,包公出迎,這才引出來一段包文正聯姻,成就了一門婚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