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弘毅突然覺得自己的魔法知識匱乏了,匱乏到從來沒有聽過這種魔法的說法。
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了。
以前的洛弘毅對于自己上課時的劃水的心里安慰就是,魔法元素要求的是實戰演練而不是魔法知識儲備,要那么了解和死記硬背那么多知識是不是有點太難為人了。
畢竟,自己又不是紙上談兵的管理人員。
以前這樣想的洛弘毅第一次在草原上領教了一番什么是自己的知識匱乏造成的后果。
畢竟如果是戰場上面的高手過招,怎么說都要知己知彼才能夠百戰不殆。
上課的課本所描述的就是所有的魔法特性,(當然是市面上能夠見到的魔法。)只有通過魔法特性推斷對方的魔法攻擊,才能夠知己知彼,畢竟在戰場上哪有那么多賽前錄像給你看。
戰場拼命,賽場只分輸贏,對于對手的態度那肯定是不一樣的,上一次見到陸不動的比賽的時候就覺得萬變不離其宗的魔法變換實在是厲害,洛弘毅也是發自心底的佩服。
這一次見到阿木,洛弘毅同學更是意識到了對于魔法知識儲備的重要性。
徜徉在阿木悠揚的琴聲中,洛弘毅久久不語。
又一曲終了,洛弘毅提出來了邀請阿木第二天來白叔的帳篷里面做客。
洛弘毅一是發自內心的覺得眼前的同齡人是一個性格直率的人,適合做朋友,所以才通過一個朋友的角度去邀請他。
二是洛弘毅也想問問白叔,阿木身上到底有沒有魔法的能量,或者是其他的能量。
這樣才能知道自己的判斷是否有誤,也算是對于自己的能力的一個評測。
兩個人暢聊了一個下午,主賓頗歡。
傍晚洛弘毅回到蒙古包的第一件事就是問白叔自己懷揣了一個下午的疑問。
“白叔?”
“什么事兒?”
“你有沒有聽過一種類似于聲音的魔法。”
“聲音魔法?你形容一下?”白羽蘭故意的白羽蘭所能修煉表現出來一種不太懂的樣子,作為聿明氏,白羽蘭所能接觸到的都是最古老的精神力的修煉法門。
所以他幾乎能夠每時每刻把精神力覆蓋到洛弘毅所在的區域,對于洛弘毅的一舉一動都了如指掌。
而聲音的攻擊正正好好就屬于這個精神力的范疇,不恰當的比喻就是:這多多少少也屬于班門弄斧了。
“這個,就是我今天在草原上放羊的時候遇到了一個拉著馬頭琴的蒙古的同胞,他那個歌曲不知道怎的我總覺得有一種養心安神的效果。久久難忘,而且他說他沒有任何的魔法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