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報到達國都杭州的那日傍晚十分,林王后正在花園散步。以前吵吵鬧鬧的王府,隨著兒女們相繼成家,離開王府,如今變得冷清了許多。原本還有一個小女兒在自己身邊算作一份安慰,只是,自從這次她從外面回來后,林王后顯然看得出女兒的變化,血族的那份感應力很是強大,女兒心理與身體的變化,如何瞞得住她?只是,林月瞳不說,她就安靜地等著,月瞳如今是新一代血族圣女,她自己的事,林王后愿意由她自己拿主意,她相信月瞳血族的感知與判斷。
月瞳低著頭來到林王后身邊,拉著娘親的手,搖晃著也不說話。林王后看著做小兒女態的女兒,不由得笑了起來,“到底是誰家的小郎君把我女兒迷成這般?你要再不說,娘可就要找上門去了,敢欺負我的女兒,娘要打斷他的腿。
“沒想到當年娘無心之舉,倒是成全你了你們的這份姻緣。也罷,等他回來,娘就和你爹見見他,看他可有資格做我們血族圣女的夫婿。”
第二日早朝,李問道也在,按律,他這七品官是沒資格參加早朝的。不過,今日早朝顯然與他有關,他在,也沒讓人覺得奇怪。
大殿上,除了了馬祁,李問道只認得是禮部、吏部的兩位尚書與兩位侍郎,以及兵部的左侍郎,當初舉官時有過一面之緣,尤其是兵部左侍郎秋明軒,那是自己的頂頭上司。與前面幾位打過招呼后,李問道規規矩矩地站在秋侍郎身后。
一番無聊的程序后,照例是一些內政、外交事宜,各部早已擬好章程、辦法,早朝不過是走個過場,讓國主點個頭罷了。重點還是李問道的事情。當國主詔令一出,眾臣盡皆面面相覷,余杭郡主這是終于自己找到夫婿了?當初王后曾有言,余杭郡主的婚事,由郡主自行抉擇,她與大王都不會干預。這話在當時曾引起一陣不小的反對聲,自古婚姻乃父母之命,況且又是國主的女兒,這如何使得?
“如何使不得?我這外孫女自小聰穎多惠,非尋常女
(本章未完,請翻頁)
子可及。再說了,當初王后與大王之事,也是他們自己相識,老夫可沒多事,如今大王與王后萬般恩愛,已是天下美談。”時任參相府事、中書令王錦儀王大人如此一說,立刻就堵上了悠悠眾口。王大人乃國主岳丈,當朝宰輔,余杭郡主外祖父,他都這么說了,別人還說個啥?
這一次,還是王宰輔第一個表態,恭喜大王喜得佳婿,說罷轉頭向李問道點了點頭,滿臉的慈愛。接著,秋侍郎,馬祁紛紛恭喜大王與新晉郡馬,幾個與李問道有過一面之緣的各部官員也不甘落后,紛紛表態,真是花花轎子人人抬。至于為何婚期如此近,眾人可就不敢再問了,萬一,萬一是郡主的肚子等不及了呢,這不找大王不快嗎?
有唐一代,國家大統,民風開放,五代時期依然延續唐風,吳越國雖偏居東南一隅,也不例外。
暈乎乎回到家的李問道看啥都高興,都喜慶。如今家里光下人就有七八個了,都是這些天他不在家時,月瞳從她在余杭的封地里調來的下人。月瞳人還沒進門,家可是當仁不讓的管起來了。如今的宅子里,可跟當初剛買下來時大不一樣了。林月瞳平日里可是花了不少心思放在改造這所宅院上。隨她折騰去吧,以后這里就是她的家了。
唐時公主降人,朝廷是會另賜府邸以為公主府,郡主們出嫁,朝廷不會賜宅,一般由王爺們自己掏錢給女兒備宅做嫁妝。到了此時的吳越國,國主女兒出嫁,就不會在杭州給她備宅子,一般都是郡主、郡馬一塊回郡主封地生活。如果還想繼續留在杭州,那只能讓郡主找自己婆婆想辦法了。李問道是孤兒,林月瞳就沒了婆婆可找,只好自己貼錢提前買了房了。
午后時光慢慢,李問道卻是快馬加鞭地趕到了問棋師兄的棋院,他得找問棋師兄當他的男方家長,畢竟紫陽觀乃方外之地,無論三師兄還是師父都不可能來主持這俗家之事。
一到棋院,就看到莫問峰怒氣沖沖地向他而來,“李問道,你這個豎子,我問你,你要是娶了郡主,你現在的渾家怎么辦?難怪一直見不到她,你是不是早就把人家休了?這么好看的渾家,你還真舍得啊?”李問道趕忙把他拉到一邊一番解釋。然后就看莫問峰再一次的目瞪口呆起來,那表情跟當初在蓮花峰第一次見到林月瞳時一樣。
問棋師兄其實比李問道大了不下二十歲,十年前就下山了,印象中的李問道、莫問峰都還是小屁孩來,如今一轉眼,李問道要娶渾家了,而且還是郡主,他倒是樂呵呵地欣然同意了。畢竟,他也是世家子弟,風俗、禮儀之類的事情還是了解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