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叫大白魚,咱這青山湖大白魚,可是臨安特產嘞。”
“青山湖大白魚?難怪這么眼熟。哥哥,這魚我好象吃過好多次了,可好吃了。”
“我也吃過的。前幾日縣里鄉紳招待時,好象頓頓都有它。”
“城里的吃法,可不算新鮮,小郎君與小娘子若是有意,老漢倒是知道一個去處,那里的吃法,才能吃出這魚的真正好處來。那附近還有家客棧,二位吃完,就直接在那歇息。天黑,山里路不好走的。好在那里也是去萬山村的路上,不過可不要怪老漢多嘴,那萬山村啊,能不去,就不要去了,可不準又出個
(本章未完,請翻頁)
僵尸出來。”
那船家也是一番好意。
“多謝大叔相告。那就麻煩大叔引路吧。”
小船一路向南而去,不一會的功夫,湖面變窄,遠處一座獨峰青翠欲滴般挺立在湖面西側,岸邊一個不小的碼頭。小船晃晃悠悠靠了上去。李問道付了船資,便帶著林月瞳上岸去了。按著船家的話,很快找到一處簡易的竹屋,竹屋前方立著一根高大的竹竿,挑著一個破爛不堪的麻布簾子,那上面的酒字已經被風雨洗刷的看不清楚了。
平峰山下,平峰村。此地位于臨安與杭州官道上,青山湖邊,過了此處,向西前行三里便是臨安縣城了。經由縣城迎來送往的,都會在此地匯合,向南二十里,便是觀音嶺。
此時已近黃昏,那竹屋里有些客人了,李問道帶著林月瞳選了一個靠近青山湖的窗邊位子,坐了下來。酒保上了壺茶,告訴二人乃青山湖水所泡,清熱解渴后便自離去。竹屋里此時還有兩桌客人,一桌七八個人,衣著上顯然是當地出苦力之人。彼此沉默著,大口大口地喝著茶水,希望能補上一天的汗水;另一桌有四五個,書生打扮,人人腰挎寶劍,象是游學至此,正在高談闊論著。當李問道看向他們時,他們也分別看向李問道二人。出苦力的那伙人只是淡淡看了眼二人,便自顧著喝茶了。書生那桌顯然對同是青衣小帽書生打扮的李問道更熱情點,不過也就彼此笑笑。當看到雖低著頭喝茶,但卻清純美艷的林月瞳時,幾人都眼神一亮,不過也就如此了。
山河雖破,文明未斷。我中華,依舊民風純樸、依舊是詩書禮儀之邦。
大家都是在等著湖里的新鮮活魚,沒過多久,一艏小船駛來,帶來了一桶活魚。店家根據三桌客人的要求,挑選了幾條大魚,接著后堂就開始熱鬧起來。
等待上菜的功夫,李問道與林月瞳邊喝茶,便聊天。書生那桌離得近,就聽到他們在談論新來的知縣大老爺,以及他的公主妻子。林月瞳顯然占據了幾人更多的話題,大王夫婦最喜愛的二公主,隨自己郎君來臨安上任,據說沒有帶一個隨從下人,公主殿下足不出戶,整日在后衙相夫持家,目前已成臨安美談,誰人不夸?其中一個更是大聲說道,聽聞今日中午陳主薄陳大人竟然有幸被公主邀請,與公主夫婦共食,真真是羨煞死人了。有人立刻提出了質疑,那說出此事之人隨即大聲辯解,說此事千真萬確,絕無虛言,因為陳主薄就住在他家隔壁,他自己下午親耳聽到陳大人說出此事。你想,堂堂七品主薄,怎敢撒這個慌?
李問道與林月瞳相視一笑。
“賢妻呀,今年的考評,本縣若是能過,賢妻當為首功。”
林月瞳傲嬌地白了自己郎君一眼,“現在知道你渾家在縣里的名聲有多好了吧?百姓都這么喜歡我,就你一點也不喜歡我,一點也不心疼我。帶我出來玩,也三心二意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