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你看這個字,是不是辛字,辛苦的辛?”
李問道盯著渾家小手指著的那個巴掌大小的銘文,仔細辨認著,別說,還真象辛字。只是象,李問道也不能能肯定。再看它上面一個字,無法辨認,下面一個字,無法辨認,左邊沒有字,是個水缸或者陶罐一樣的圖案,右邊一個字,等下,“月瞳,這個字像不像帝王的帝字?”
帝辛?帝辛!
“哥哥,是商紂王?”
史書記載,周武王領兵與商交戰與牧野,商軍大敗,紂王帝辛聞之,知大勢已去,遂自焚于鹿臺。
“哥哥,難道那個燒焦的尸體是
(本章未完,請翻頁)
紂王帝辛?難怪沒有別的棺槨,難怪這些干尸都圍著那具焦尸,這些人都是帝辛的陪葬。”
兩人落下地面,李問道望著密密麻麻的、神情恐怖的干尸,不禁長嘆一聲,若真是帝辛,那周武王可真是歹毒異常。
在周人《尚書》中,紂之惡唯有六點:一酗酒、二不用貴戚舊臣、三登用小人、四聽信婦言、五信有命在天、六無心祭祀。其中這第六點所指的祭祀,其實就是活人祭祀。商周時期,祭祀時,若是不用活人,等于沒有祭祀。
紂王帝辛比他父親帝乙反對活人祭祀之心還要堅決,若是在紂王死后,將跟隨他的臣撩全部活活祭祀陪葬于他,想來,被紂王打壓的喘不過氣來的周武王一定異常的開心。
周前期,紂王帝辛有惡六點,戰國書中增加到了三十三點,前漢增加了二十三事,后漢增加一事,到了東晉,又增加了十三事。除距離商末較近的《尚書》似有可信外,后人又是如何知曉帝辛如此多的惡事的?若帝辛真有如許惡事,滿腦子想抹黑帝辛的周人,如何會不予記載?
李問道帶著月瞳再次來到那具焦尸前,默默地凝視了一會,轉身拉著月瞳的小手,“走吧小丫頭,這里已經沒什么好探查的了,我們出去吧。”
二人鉆出石臺洞口,李問道將厚重的石板重新蓋在洞口之上,找來一些腐葉土覆在上面,又從別處弄來一些低矮的灌木種植其上,讓這里盡可能的保持原狀。
這一晃就過去了兩個多時辰了,午飯時間也到了,兩人決定到對面的山上打點野味當午飯。兩座山峰只間隔這一條丈許寬的小溪,溪水并不喘急,但是小溪之上卻水汽重重。
李問道抱著月瞳一個縱身就輕松越過了小溪,離開了暗無天日的地下墓地,兩人心情也好多了。李問道順手打了兩只野兔,洗撥干凈后,生起一堆火來,不一會功夫,香味就四散飄開。
“咦好香啊!哪里來的香味?”一個溫柔而又粗礦的男聲從遠處傳了過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