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唯諾諾,從來都不是劉拓的個人作風。
時間差,劉拓要打好這個時間差,在有限的時間內去做無限可能的事情。
等到那些勛貴看見這個本質的時候也就晚了。
就是不知道,先帝劉徹有沒有看透長安圖書館的這個隱藏的性質,如果看透了,那事情就好玩了。
馬車行駛時間不長就到了長安圖書館門前。
劉拓走下馬車一看,長安圖書館門前確實是很熱鬧,不過其中還是要數文人士子多些,而自己想象中的平民之子卻少得多。
不怕,慢慢來,總會有人來的。
劉拓不怕人少,一個兩個三個,總會有成效的。
和鄂邑公主劉瑄一同走進了這座高達三層的長安圖書館,里面是李三木按照劉拓要求制作的書架,各種形狀的。
讀書,不僅僅讀的是死書,還有興趣。
首先你要對讀書產生一種興趣才能將這書讀的下去,而這些奇行怪異的書架就是讓人產生興趣的,尤其是那些本就天生好奇的孩子們。
鄂邑公主劉瑄也是第一次來到長安圖書館,她對此倒有著很大的興趣。
“《春秋》《詩經》《尚書》……”
她一個挨一個的書架走過,口中念這一個又一個的書籍名字。
“看來,漢王發明的紙張用處確實是極大,如要用竹簡謄抄這些典籍,恐怕,長安圖書館還得擴大五倍不止。”
豈想,鄂邑公主劉瑄竟贊嘆劉拓發明的紙張。
劉拓也是同意她的觀點,竹簡縱然是有著竹簡的好處,可,竹簡卻太過不利于文化的傳播,它幾乎阻礙了學識的傳播路徑。
紙張雖不易保留,卻給了人們更大的方便。
兩者選其一,劉拓選紙張。
“文學室。”
鄂邑公主劉瑄見到其中一間房屋上面懸掛這此三字。
劉拓解釋說:“這里面放置的大多都是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小故事,如西游記,如白蛇傳。”
“長安圖書館里面還有著醫學室,專門讓那些喜愛治病救人之人學用的,還有工科室,類似于魯班大師,對對,就像李三木這樣的人。”
現在,李三木在長安城的名氣牛得很。
“還有農業室,民以食為天,我大漢朝的土地耕種卻一直不曾發展起來,便想著讓關注土地的人空閑時間去看看,了解了解。”
在秦之前是百家爭鳴,秦之后是獨尊儒術,劉拓不能說是先帝的錯誤國策,他是帝王,站在他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是正確的,可是,如果對于大漢朝來說,卻又阻礙了它的強盛。
如果沒有了儒學,劉拓甚至都不敢保證數千年后,在世界的東方是否還會有著這么一支強大的民族。
世事總是在變化,劉拓不會給任何事下定論,他只需做好該他做的事情即可。
現在,劉拓要做的就是在不侵犯儒學的前提下保留住其余諸多學家的學識典籍。
因為,劉拓發現大漢朝的儒者大都是奮勇開拓之輩,猶如苦行僧一般。
對于劉拓如此細致的分門別類,鄂邑公主劉瑄倒是奇了。
“大漢朝,不會所有的學家著作你都令人臨摹了一遍吧?”這可是一個浩大的工作量。
劉拓知之不詳,這件事是濁氏濁清漣來做的,也不知他用了什么法子就搞到了這么多學家典籍。
長安圖書館里面有著很多在到處晃悠的學子,他們大抵也都是用著一種好奇的眼光來打量這座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