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觀改變最大的地方應該是山谷的林子里。
一個又一個小木屋被建在密林之中,木屋的承重直接就是樹本身,然后粗原木做橫梁和骨架,稍微細一點的原木做屋頂支架跟墻壁,用磨開皮的樹根當繩子把各原木捆緊。
最后摘來成捆成捆的松枝插在骨架支架和墻壁上擋風遮雨,整屋就完成了。
建筑隊熟練起來后,一間木屋的工時基本只需要2人/天。
三天后,建筑隊第一個任務基本完工,大伙都搬進了新搭建的木屋里,臉上都帶著心滿意足的笑意。
隨后完成任務的是武器隊和塔防隊。
原始版的反曲弓沒多少技術含量,只不過是思維上進行了反人類操作,把弓臂反過來制作,所以如今每個家庭都配上了一把反曲弓,甚至有些大家庭還有兩三把。
塔防隊則是根據白小雙的建議,用十字相交的方式像梯子一樣搭建起簡易塔樓,上面的平臺有棚架擋雨,外面覆蓋有松枝做偽裝,藏在林子中和環境渾然一體,不近看根本發現不了。
塔樓修了九個,內圈四個,外圈五個,互相間隔了五十米,像齒輪一般把龍林部落的營地圍在中間。塔防人員一共三十人,全部都是部落的青壯年,完美滿足了八小時三班倒,還留了機動人手。除了當值和休息外,大水哥都會把人抓出來訓練射箭、跑步、投石、砍刺等等。
雖然小伙子們每天累得像狗一樣,但沒有人喊苦。
最激動人心的莫過于族長白歲帶領的糧食隊。
白小雙抽空使用了地嗅,將周圍山林的土地都探了一遍,認識的不認識的,反正能吃的都給標記了出來。又把地上認識的果實蔬菜、調味料植物和她的醫療隊要采集的中草藥都標記出來。
一天后,果實被摘光。
兩天后,蔬菜調味料植物被采光。
三天后,根莖類的食物基本上被全部挖光,滿山林都是坑洞,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么奇怪野獸刨的坑,看著就很滲人。
中草藥也是一樣,糧食隊干活時候白小雙也順帶把醫療隊也往山上投放,一同將中草藥都搬回到營地來。
反正明年她就動員工具人搬家了,這些資源留著也不過是便宜了那些動物。
說起動物,山林里更是雞飛狗跳。
各種先進的套索和坑刺陷阱進場,又加上果子都讓人類摘空了,餓得動物們眼睛都發綠,一不留神就栽進了陷阱里。
一窩又一窩野兔、山雞、雀鳥、栗鼠被抓到營地來,更有不少死了傷了的狐貍、鹿和羊抬到灶臺邊,殺死剝皮,切肉砍骨,毛和羽全部收集起來,洗干凈了曬干,準備縫制冬衣用。
除了一些容易馴化的動物被留下,其余的所有獵物都被熏成了肉干。
灶臺開始堆不下,只能選擇風干,家家戶戶的木屋上都懸掛起獵物,滿滿當當差點要壓彎橫梁。
看著越來越充足有的食物儲備,大家臉上的神情已經不是豐收的喜悅可以形容的。
有人帶路就是不一樣!
這簡直就像是神跡!
于是白小雙暗地里喜滋滋的,每晚都要看幾遍信仰值日志才睡覺。
就這樣,三天過去。
到了第四天傍晚,塔樓大水哥那邊才傳來警號,說是發現陌生人進入了警戒線,讓大伙都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