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轉《十方俱滅》并不需要什么繁瑣的步驟,只需要將兩股力量相結合就能使用出來了。
正如它的名字一般,霸道又簡單。
姜天明拿出了沐伯最后留下的一本秘籍《八荒槍法》,這門功法是一門槍術。
對于兵器的使用姜天明是一概不知,也沒有過多的去了解它們。
他所知道,又比較普及的武器有十八種: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镋、棍、槊、棒、鞭、锏、錘、抓、拐子丶流星。
除此之外神話當中也有描述一些比較特殊的兵器。比如塔丶鼎丶鐘丶扇丶葫蘆等等。
兵器的種類他倒是都很清楚,但是如何去使用它們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姜天明對兵器的理解就是一寸長一寸強。
槍:有劍的輕便,也有刀的鋒利,更有棍棒的長短以及長鞭的迅捷。可以說槍是集合了各類兵器的優點所制造出來的。
它和矛丶戟都不同。矛用起來太過長了,而戟卻顯得比較笨重,如果廝殺起來這些兵器反而會影響到自身。
唯有槍不一樣。能掃丶能劈丶能刺丶能挑......單手握起來不會顯得太重,雙手握起來也不會過于輕便,可謂是集百家之所長。
《八荒槍法》有四式。
第一式為截擊式。這一式主要運用于近戰,長槍類的兵器最怕的是什么?就是怕被近身。
一旦被近身了這些長柄武器就會變得笨挫,但截擊式就完全彌補了這個缺點,標準的長槍為一米五至二米之間,握把于尾是為攻勢,握把至中是為守勢,握把于前就是為退勢。
而截擊式就把這三種勢捏合在一起,被近身之后也能使出攻勢丶守勢和退勢。
第二式為長空式。這是一種在何時何地都能夠防御也能夠進攻的招式,在攻擊的過程中受到危險的時候可以立馬轉為守勢,再以攻勢殺向對手。一攻一守,一進一退猶如萬里長空,懂得隱忍也知道鋒芒。
第三式為破浪式。這一式專為進攻而生,舍棄掉所有防御,使得槍法變得無比犀利,如浪濤不絕,源源不斷,勢如破竹。
最后一式為抱守式。抱守歸一,穩如磐石,重如泰山。這一式注重的是防御,在千軍萬馬之間穿梭可
(本章未完,請翻頁)
以不傷己身,倒退如流。
“沒想到只是一把簡簡單單的槍,卻蘊含著如此多的道與理。”姜天明看完后驚嘆道。現在他才發現之前自己對兵器的理解是多么的可笑。
姜天明立即行動了起來,這槍法他要練,而他今后的兵器也將會是一把長槍伴隨著自己去征戰。
現在他自然沒有能用的槍,只能用棍棒代替。姜天明從樹上折下一根五尺長的樹枝用以代做槍去練習《八荒槍法》。
一個人的武器自然是不能夠隨便的,畢竟是要陪伴自己征戰一生的利器,境界一旦到了入藏境,就能夠借助體內的寰宇煉制一把真正屬于自己的道兵。
姜天明現在也只是練習一下,為之后打下基礎。他要的不是槍威,只要槍意!
一槍出,萬兵臣服。姜天明按照《八荒槍法》的步驟先練習刺。
刺不是簡簡單單的一槍刺出,而是要有游龍之勢,槍出如龍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一槍擊出宛如神龍奔騰呼嘯,攜無量之威,滅殺敵人。
僅僅一個刺姜天明就練習了不下千遍,即使練到手麻木,全身大汗淋漓也不曾停下,他的堅持也給他帶了希望,已經逐漸擁有了如龍之意。
練完刺過后就是練習劈。劈砍不是刀劍的專屬,槍也同樣可以。
除了尖刺,槍的任何一個部位都能給予對手致命的殺傷力,劈也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字能夠形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