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正在你一句我一句地調侃,這時,李家的房門開了,出來迎接的是李想的母親。
李想的母親是一位中規中矩的中年婦女,看上去面容有些憔悴。
李想的父母已經聽說小樂風風光光地回來了,別人都好信兒去看看,他倆卻沒這份心思。
剛才,李想的父母聽到汽車的鳴笛聲,老兩口第一反應是李想回來了,心里有幾分期盼又有幾分懷疑。
李想的父親推搡著李想媽去瞧瞧究竟,自己卻趴在窗前向外偷看,心里的滋味就像打碎了五味瓶。
“這世道真是黑白顛倒,高考狀元竟然不如一個耍寶的混小子。”
李想的父親心里很不平衡。
李想從小一直是村里人的談資和爹媽的驕傲。他聰明伶俐,被公認為是一個神童,什么東西一看就會,腦筋一轉就甩同齡伙伴幾里地,學校樹他為榜樣,老師以他為榮耀,一次次小考大考全校第一,全縣第一,讓人羨慕不已,很多學生家長甚至不遠百里帶著孩子到他的家里取經。
尤其是五年前,李想以全縣高考理科狀元的身份考入華爾科技大學,更是聲名遠播。
李想學的是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按理說,他的前途無量。李想的父母乃至全村人,還有小學、初中和高中教過李想的老師都對他寄予了厚望,不乏設想著他將來畢業了,在大城市大公司里當大老板,領導成千上萬的人,掙好多好多的錢,坐豪華大轎車,住高樓大廈,娶漂亮媳婦,成為名人,亦或改變世界,為國爭光。
可是,李想真正的大學生活卻遠遠沒有想象中那樣風光。
李想每個假期回來幾乎都宅在家里,大門不出二門不進,總是有各種不開心,父母問他,他懶得回答,也問不出一個所以然來,再問急了,就提前離家出走,也不知所去何方,似乎這已經成了習慣。
起初,父母以為李想是遭遇了情感挫折,也曾耐心開導過,后來,到了李想的畢業季,父母不僅沒有期盼到他去讀研,反而發現他連大學本科的畢業文憑也沒有拿到,一問才知是多門掛科,延遲畢業。
李想的父母簡直要瘋了,不敢相信,老兩口怎么也想不明白,滿心以為將來能成為愛因斯坦或者霍金那樣人物的兒子,怎么竟然出息成這樣了?
李想的父母是特別要臉面的人,生怕這件事情讓外人知道,索性由著李想在外闖蕩,而他們在外人的面前始終編織著美麗的謊話。
畢竟李想是他們老兩口唯一的兒子,說什么也不能斷了親情和聯系。
半年前,李想離開家時,父母為他準備了家里僅有的錢款,李想也信誓旦旦地表示出去工作,一定要出人頭地。
可是后來,不僅沒得到李想工作的消息,反而,李想每次打電話回家都是要錢,要錢。
現在說,一個月前,李想最后一次打電話要錢,父親終于忍耐不住了,劈頭蓋臉痛罵了他,結果,李想自此再也沒有打電話回家,父母打給他的電話也沒有人接聽。
春節將至,兒子能不能回家,老兩口既期待又煩心。
本書首發來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