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個記錄的統計卻并不是沒有意義。
一個球員在一場比賽可以拿到所有五個基礎數據,就代表著這個球員開始對于比賽有全面的影響力了。
這個很重要,這個是這個球員能不能成為一個有前途有全面影響力的核心球員的重要依據。
你要是以一個角色球員的標準去要求一個球員,這個角色球員可以只得分,只搶籃板,只助攻,只防守,都沒有問題。
但是狀元秀,必定是一個球隊的核心,不管是中鋒還是外線,都需要承當球隊攻防兩端全面的影響力的責任。
當球隊給你球隊核心待遇和首發位置的時候,你需要展示你有成為核心的能力。
所以別看姚明是十一場才結束掛蛋的,但是火箭是到了第十一場才把姚明當核心的,也就是說姚明其實在自己第一場當核心的比賽就證明了自己可以把影響力觸及到比賽的各個方面。
而2003年的狀元,詹姆斯則是用了四場。
2004年的狀元霍華德和姚明一樣,只用了一場,自己第一場首發就五個數據全部有收獲,影響力觸及到了所有的角落。
2005年的狀元,被稱為最近十年之前最水狀元的博古特,和詹姆斯一樣在自己第四場首發就達成了脫蛋成就。
2006年的狀元,被稱為史上最強狀元葉斯,只用了一場就直接脫蛋。
2007年的狀元,奧登,也是一場就脫蛋了。
2008年的狀元,德里克羅斯,自己的第十場脫蛋了。
2009年的狀元秀,格里芬,第九場脫蛋。
2010年狀元,布拉德利,第四場脫蛋。
2011年狀元,凱里歐文,第十場脫蛋
2012年狀元秀,濃眉,第一場脫蛋。
2013年的狀元,本內特,脫蛋場次,依舊未知……
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得出來,一般來說,脫蛋越早的,攻防兩端的影響力就越大。
其中內線又比外線容易脫蛋。
葉斯算是外線中的異類,第一場就脫蛋成功,而他未來的發展也證明了,他是NBA歷史上攻防兩端最有影響力的外線。
值得一提的是,NBA歷史上內外兩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影響力十足的球員,鄧肯是第二場脫的蛋,皮蓬也是第二場。
特別是皮蓬,皮蓬是外線,而且還沒有得到球隊核心身份的時候,以替補的身份在自己新秀第二場脫的蛋,堪稱神奇,而未來他在NBA的發展也沒有辜負他的脫蛋的神奇。
皮蓬是NBA歷史上也許不是最強的外線球員,但是絕對是攻防兩端在球場上最有影響力的外線球星之一。
而像姚明,奧登,霍華德,濃眉這些第一場就脫蛋的球員,濃眉未來怎么樣不好說,剩下的三個人都證明了自己在攻防兩端的巨大影響力。
至于格里芬這個用了九場才脫蛋的球員,格里芬在防守端的缺憾現在已經可以明顯的看出來了。
所以,這個指標性的數據雖然不常見,但是確實是非常非常的有參考價值。
而現在,本內特,則是已經到了他首發,打核心的第十二場比賽,還沒有脫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