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現在因為時間不是很夠,在10月15號,超音速和掘金的比賽中,老尼爾森除了一開始用了米利西奇,米爾薩普,杜蘭特,葉斯和詹姆斯哈登的常規首發陣容之后。
打了五分鐘之后,就變成了阿德托昆博,杜蘭特,葉斯,詹姆斯哈登和隆多的陣容。
而且這個陣容整整打了一節半的時間。
直到第三節,老尼爾森才將陣容又換成了戈貝爾,懷特塞德,塔克,丹尼格林和雷吉杰克遜的陣容。
在這個常規陣容打了半節之后,隆多加另外四個球員的五小陣容又出現了。
而且又是一節半的時間。
這場比賽老尼爾森如此不掩飾的在這么長時間玩五小戰術,就算是傻子都看出來了老尼爾森的意圖是什么。
五小戰術啊!
自從上賽季的勇士五小在聯盟瘋狂之后,現在整個聯盟都有些談五小色變。
哪怕勇士的五小戰術在總決賽被騎士隊坑的慘不忍睹,但是老尼爾森準備要在超音速玩五小還是讓整個輿論都炸開了鍋。
不止是媒體和記者,甚至很多教練球員和專業人士,都相當的期待。
只是當這些人帶著無比期待的目光看了超音速和掘金,超音速和雷霆的兩場比賽之后,都有些失望。
應該說是相當的失望。
“尼爾森先生的五小戰術也能贏球,但是整個體系運轉的很生澀,不順暢。”
史蒂夫科爾是相當失望的。
他當然是可以看出來老尼爾森的五小戰術的流派和他們‘羅瑪爾流’的五小戰術不是一個體系的。
如果從要求和難度來說,老尼爾森的這個五小戰術更加的高,老尼爾森的這個五小戰術是希望五個球員最少都是追夢格林這樣的球員,球員越強,戰術的威力就越大。
老尼爾森的這套五小戰術體系要求更難,自然的,人員選擇也就更加的‘零和游戲’一些,只要有一個球員不是很符合要求,整個戰術體系就運轉不起來。
顯得生澀無比。
這一點上勇士的五小就沒有這個問題,把比斯利換成馬特巴恩斯,勇士隊的五小還是可以運作自然。
勇士的五小是用追夢格林的全面來降低內線高度,用庫里的進攻速度和進攻范圍來提高球隊的進攻頻率和進攻的寬度。
只要這兩個人沒有問題,其他三個人,隨便換三個外線鋒線球員都可以打五小。
作為一個達到老尼爾森這個級別的主教練,他當然是已經超出了戰術是為了贏球而服務的這個標準的。
老尼爾森的這套戰術體系,已經是在追求藝術,超出了勝負的范疇,想要看籃球的進攻極致。
所以對于科爾和菲爾杰克遜這樣的教練,哪怕看到老尼爾森因為人員選擇沒有到位而顯得戰術體系有些失敗和生澀,但是更多的還是祝福。
因為他們同樣也想要看到籃球的進攻極致是什么。
他們也許達不到老尼爾森這樣的藝術高度,但是這不妨礙他們欣賞老尼爾森是不是可以達到藝術的最高高度。
只是很顯然,在這個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是功利和浮躁的。
特別是媒體和輿論,大部分人都是目光短淺的。
他們根本就不在乎老尼爾森追求是不是什么藝術。
他們在乎的是,西雅圖超音速打的這是什么玩意?
尼瑪的,你有米利西奇和米爾薩普這兩個全明星級別的內線不用,上阿德托昆博和葉斯打內線?有病嗎?
不會和自己的徒弟**維奇一樣的老年癡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