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已經把我想說的跟父皇說了,父皇在遲疑,說明日就會當眾說起此事,我想應該八九不離十,到時候咱們倆就可以闖到江湖去了。”
鶴軒緊隨眉頭問道:“闖蕩江湖?難道二皇子不想回歸朝廷了?這個制度不是二皇子朝思暮想的?”
歲醒想了片刻看著他的眼睛說道:“我答應父皇一年時間就將此制度達成,可是在這之前,是要體恤民情的,那不就是闖蕩江湖了?”
鶴軒還是認為他所說的不靠譜,況且在鶴軒眼里歲醒還是個孩子,玩心大也在所難免,但絕對不能按照他想的去做,一定要多加管束。
他默不作聲,隨后說道:“萬事還是等明日上朝時再議,想必這個制度在朝堂上議論也不會在少數,文太師就是一個大難題。”
次日,在皇殿上,歲涯把歲醒的提議跟大臣們講述了一遍,并且讓歲醒又親自闡述了一遍,之后朝堂之上大臣們議論紛紛,有的說這是胡鬧,有的說二皇子年輕有為,敢說敢做。
唯獨文太師遲遲不語,這倒是讓鶴軒有些詫異。
歲涯看著殿上的大臣們,說道:“此事眾愛卿們商量的如何?歲醒提議的制度是不是可行?大臣們隨便說,各抒己見,朕洗耳恭聽。”
其中一名大臣上前說道:“陛下,二皇子的提議雖好,但是與歲國民情不符,恐難辦成。”
“自古以來歲國一直都是皇帝掌握各地,百姓的土地也是原有那些,農作也是數年來如此,如果一變,恐怕會遭來多方的慌亂,如果開展土地所有制,百姓人人有地,其中不免摻雜一些虛假上報,那么國庫的存糧又如何上繳?”
“而土地歸皇帝所有,每年開墾土地的也是雇傭百姓來耕作,也是給錢糧的,這和自己種又有什么分別,如果施行土地所有制,那么中央集權制度將失去所謂的價值,得不償失。”
“這位大臣說的好啊,朕也想到此層面,如果中央集權制下,開設了土地所有制,那么其他的呢?難道還有房屋所有制?等等。”
“諸位大臣,陛下,臣倒是覺得二皇子的見解有可取之處。”
“剛剛大臣們說,土地所有制與中央集權制背道而馳,可是大臣們可曾想過這個制度是根據何人設立的?”
歲涯笑了笑:果然還是文太師懂,朕剛剛在說反話,都聽得出。
文太師接著說:“剛剛陛下所說的,大臣們估計沒聽出來什么意思。陛下的意思是反話。這里面的土地所有制,是指百姓的土地所有制,而不是陛下的,百姓擁有土地,從而加大農作生產,再由地方官吏征收上繳給國家,國家將農作物的產物作為所有制,簡稱土地所有制,再由國家分配糧食與其他輸出物,這才是這個制度的精華所在。”
文太師這么講,讓大臣們恍然大悟,更是茅塞頓開。
歲醒在殿上看得他們唇槍舌戰也好痛快,可誰知道懂自己的還是文太師與父皇。
他向前一步說道:“大臣們,我的中心意思就是土地歸百姓所有,讓百姓有地種,又地耕,而產物上繳國家,根據規章制度,留一部分當做自家的收成,但只控制在自家食用上,而不能買賣,買賣權還要歸還國家所有,這就是國家與百姓之間的土地所有制。”
歲醒說完,殿里想起掌聲,歲涯也為之驕傲的笑了笑。
“既然大家贊同他的想法,那么就按照他的意思去做,看看效果,歲醒跟朕保證了,要兩年時間,兩年內一定有所成效,那么就請諸位愛卿共同幫助幫助他吧。”
歲醒一驚,自己明明說的是一年,為何父皇說兩年,難道父皇記錯了?
可他轉念又想,可能是父皇故意而為之,還是怕自己太年輕,一年之內做不完,又加一年,看來父皇真的希望自己能辦妥此事。
想著想著,他默默地笑了笑,看著龍椅上的父皇,心中甚是喜悅。
鶴軒看在眼里,也暗自偷笑:果然二皇子器宇不凡,頭腦也很聰明,跟著他,日后必定是皇帝的接班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