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內,一時間風平浪靜,歲醒為了推行新制度,不遺余力的策劃著,也不斷的像各處征收有用的書籍,但由于新制度的青澀難懂,讓很多大臣不知如何向下推行。
地方官吏的木訥更是讓歲醒好生厭煩。
本來要趁此機會出去游玩番,又被擱置,整日忙著這些,讓他腦袋很痛,也很焦躁不安。
他這日與鶴軒切磋武藝,無心比試的他,險些送命。
鶴軒怒斥道:“二皇子,做什么事就要有什么態度,你這般心不在焉,如何比試,還是請您弄制度去吧。”
歲醒被他這么說,肯定不樂意,舉起劍搭在鶴軒的肩膀處厲聲說道:“你敢對我大呼小叫,你可知道我還是你的主子?不要越了界限!”
鶴軒看著劍鋒笑道:“二皇子還有些魄力,那為何不下下狠心,強制推行呢?”
歲醒有些遲疑,他疑惑的問道:“你這話倒是說的容易,如何強制推行?現在這幫大臣迂腐不堪,對于新生事物不理不睬,就算我親自過去講解,也是半聽半就,根本不往心里去,又如何向下級推行?”
鶴軒將他的劍推了到一邊,隨后向前一步道:“二皇子不必每件事都親力親為,讓下面人看著好像不信任他們一樣,你可以下個指令,讓他們去辦,如果辦不成就提頭來見便是,所謂帝王之道不過如此,這樣你能休閑下來,也能擦亮眼睛看看到底誰不行,誰不聽您的話,一目了然。”
歲醒瞇著眼睛看著他笑道:“好一個右將軍,居然把朝堂的事摸得如此清楚,怪不得這些年在朝堂之上如魚得水。”
“你說的在理,只是這么做,其中不會參雜不同嗎?我的理念當真不會被傳錯?”
鶴軒又笑道:“你的理念終究是理念,二皇子不妨在這期間擺設書堂或者什么擂臺,讓讀書之人前來較量番不就得了?”
“就拿您這個制度來說事,看看誰的辯論或者較量更能與您的意思想吻合,就讓他去辦,不就了卻了您的心事?也可以讓陛下又得到一個人才,一石二鳥,一舉兩得之事,豈不快哉。”
歲醒皺眉想了想:“我只聽說過,擂臺較量的都是比武,還有比文的?”
鶴軒回應道:“自古以來學者求學、求賢都要經過比試或者考試,那么如今您擺出一道難題,就要有解題之人,那么解題之人多了,就存在比試,而這就需要擂臺,所謂爭辯與比試,最后肯定會有一人勝出,那這與比武又有何不同,當然可以設置擂臺,切磋了。”
鶴軒此話深得歲醒之意,他悵然的說道:“果然父皇把你推薦到我身邊是有好處的,右將軍果然文武兼備,不愧為國家之棟梁,前途無可限量。”
“你跟著我,我定會帶你打下屬于咱們倆的江山。”看著歲醒眼里的抱負,鶴軒滿心歡喜。
“二皇子言重了,是您的江山,臣定會認真輔佐與您,在所不辭。”
歲醒笑道:“好,右將軍請起,那么這件事就交由你去辦吧,你辦事我放心!”
隨后鶴軒整理好,便拿著歲醒的文稿,向殿外走去。
回到自己府中,連忙叫下人趕制了一篇稿子,又請來皇城內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百達通。
沒過了多久,皇城內的百達通與幾名衙門官吏就聚集在鶴軒的府內。
鶴軒還是穿著一身紅衣,來到院中,看了看他們幾個,面帶笑意的說道:“諸位在百忙之中來到我的府中,還是要謝謝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