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以重壺熬煉混元湯,這草藥我倒是隨身攜帶,不過藥引卻不太好得!”
“叔叔請講,什么藥引,刀山火海我都給你取來!”小姑娘說著,眼神中充滿堅毅。
“倒不難得,只是不太好取。”這句話讓洞室內的幾人大為疑惑,接下來神農的話開始讓他們大為驚愕。
“需以一對青年男女的各自肋下叁根骨頭為藥引!”
“什么?”饒是軒轅這般年歲、閱歷,聽到此話也不禁吃驚。
“青年女子,就是我了!青年男子的話,朱襄叔叔已派人去各地接我的四位哥哥了,不知能不能及時趕回來!”
為了磨練四子,伏羲命老大青干,老二叫朱四單,老三叫白大然,老四叫墨干各鎮守一方,輔佐司馬,此刻一時也趕不過來。
“等四位公子怕是來不及了!”神農沉吟道。
“去,在帶來的族人中選出十五到三十五歲的男子下洞穴門口集合。太康頭領,這是你的地盤,也請出一份力!”朱襄果斷吩咐到邊上一名武士與太康道。
太康雖多有不情愿,但也應著急匆匆走了出去。
很快,洞穴前的廣闊場地上聚齊了二三百人。
神農首先出來申明,“各位,如今伏羲頭領命在一線,還請位有膽量的青年獻出肋下三骨,不過老朽直言,取骨之術極為兇險,需利刀切開下腹,輕則失血,重則亡命!”
“切開下腹,還能活?”
“僥幸活,可以少三根肋骨?”
“選三人,一人取一根,傷口小些!”
“我死了,母親,怎么辦?”
“孩子,剛剛出世......”
眾人議論開來,因族內仆人開化程度不高,都是短句,但他們聽懂了,切腹取骨的事確實聞所未聞!
眼見父親病急待救,而無人愿為藥引,甄宓心如火燒。
“諸位哥哥,大家需要救的是我的父親,我在這里先謝過了,”甄宓說著先身鞠了一躬,“如果哪位獻骨時遭遇不測,我族愿以十匹牛馬作為補償蓄養遺親;如果命在身殘,我族愿以五匹牛馬作為酬謝撫慰。”
甄宓吸了口氣,繼續說道,“如果哪位與我雙雙亡故,我愿...我愿與其并骨同葬!”甄宓說完看了看身邊作為父親大管家的朱襄,朱襄沉重得點了點頭。
甄宓此話一出,又引起了群人的竊竊私語。
“宓公主,也獻骨!”
“宓公主同葬,好福氣。”
這時突然一個明朗的男聲響了起來,“我來,不要牛馬!”
眾人隨聲看去,正是站在邊上,形容瘦削卻肌肉精實的青年,正是夷人了。
“嗯,他,合適,膽子大!”
“他,命硬!”
眾青年對夷人的主動請纓十分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