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宓三人雖被捆住了手腳,可是也不打不罰,不聞不問,大家只是靜靜得等這場災難過去。
“不對啊”,甄宓小聲說道,“我們已尋到八方卦靈,老龜說可以保天下百年無天災,難道不包括這種海洋洪浪?”
“不知是不是只應在內陸的江河湖海身上,”夷人說著又想到什么,“或者我們穿回的時間段不對,不在這一百年之內?”
甄宓也想到此節,轉頭問姬木,“你可曾聽說過伏羲、神農或者軒轅的名字?”
姬木想了想,搖了搖頭,甄宓與夷人一陣灰心。
這時,在一處寬闊墻邊的壯年土著男子嘰里咕嚕說了幾句話,應該是這屋子的頭目,旁邊的族人也回了幾句。
“不知他們在說什么,是不是要處置我們?”夷人分析道。
“既然來錯了地方,那咱們還是用八卦盤再試一次吧,不陪他們了,一會兒把姬木救出去就好了!”
二人剛要跟姬木說溜走的事,姬木卻先說話了,“姐姐,你是伏羲大人的女兒嗎?你有件寶物叫八卦盤?”
甄宓與夷人聽到這,不由張大了嘴大,剛才還什么不知道,這會兒倒是情報充分了起來。
“你怎么知道,不是剛才沒聽說過伏羲的名字嗎?”甄宓驚訝得問道。
“我是沒聽說過,噥,”他手指一指那邊說話的土著頭目,“他說得。”
“真是我們的小福星啊,不僅認識字多,還能聽懂這土語?是不是你們家就在附近啊?”甄宓贊道。
“想不起來了!”
“你還聽到了什么?”夷人追問道。
“他們說十五年前,伏羲的小女兒集齊八卦盤的神靈,天下八方再無天災,這里也平靜了多年,不想近年‘蠃魚’再次顯靈,而且三年內,海上風浪不斷,導致邽山之蒙水不得外排,結果越積越多,淹沒了許多島嶼!”
甄宓與夷人聽了這幾句話,更是驚嘆,他們輔助大禹治水十三年,平定九州兩年,正好是十五年,竟是絲毫不差。
“這群小野人都知道我們的大名,你個小漁民還不知道,哎,白開化了!”甄宓奚落著調逗姬木。
“哎,他是失憶了,名字、老家都想不起來了,還能記得你?”夷人替他解圍,“不過他好像有很多別的本事。”
“對了對了,再聽聽他們還說些什么!”
幾人對話聲音極小,加上水浪之聲掩蓋,光線昏暗,倒也沒人注意他們。
又聽了一會兒,姬木道:“島民土著,崇拜蠃魚,以其為神明,它能預知水災,可近年來水災減少,島民對它的投喂祭祀也就少了許多!”
“哦,我們看到的飛魚應該就是‘蠃魚’了,那也不應有與洪浪關吧,一來它若是祥瑞,再者即使這幾年有所懈怠,它心生報復,也不至于掀濤騰浪啊,它的本事可不如蛟龍或夔牛!”夷人分析道。
“是了,這種魚‘身而鳥翼,音如鴛鴦,見則其邑大水,’山海錄中是有記載的,看來這里面定有原由!”甄宓回憶道。
“是了,咱們雖從小遠離海洋,可近些年也接觸不少,這天上無雷,地上無風,洋中卻有這么大動靜,應該是有邪祟作怪呢!”夷人補充著。
“不錯,還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么,這回好了,咱們就走一路管一路,哪里有不平事,哪里有邪魔妖獸就要收拾一遍,現在天災雖然沒了,可是人獸之禍仍然不少啊!”
“姐姐,我記憶里女人都是在好的年華把自己嫁了,這打打殺殺是女人的事情!”姬木倒也實在,直接說道。
“唉,我不一樣嘛,我是伏羲的女兒,應以天下為己任,不能顧及這些兒女私情,而且就你姐姐這顏值、本事,哪個男人配得上?”甄宓說著還不忘瞥一眼夷人。
夷人當沒聽見,姬木也是“嗯”了一聲。
小頭目突然指著夷人幾個,嘰里咕嚕說了幾句,兩個人走到他們面前,把他們叫起來,喊了出去。
天空中日頭高了起來,風和日麗,就是違和的海中不斷有巨浪懸起,一次次沖擊小島。
他們三人被帶到另一處四方閣子外,那族人跟看守閣子的兩人打個招呼,一會兒從里面分兩次扛出兩個麻袋,示意他們抬著。
結果夷人扛了一個,甄宓與姬木抬了一個往海邊而去。
離海越來越近,土著人明顯露出恐懼之色,再靠近點,“摁,摁”,他嘴里發著怪音,讓三人向前。
“他是讓我們把這兩個麻袋扔到海里,似乎是投食什么東西的,可能就是蠃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