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結束,同學們都回到了學校。高二要分班了,之前暑期曉卉回來時宇翔就問過曉卉,她準備選擇哪一科,曉卉說自己會選擇文科,她勸宇翔選擇理科,因為理科未來的空間更大,而且宇翔有這個能力。所以當班主任張老師問他選擇文科還是理科,他堅決地選擇了理科。文科班的班主任是宇翔的歷史老師,來教室里找過宇翔好幾次,力勸宇翔去文科班,畢竟從之前的歷次考試來看,宇翔文理均衡,無論在文科還是理科班都是絕對的尖子生,而且是有望沖擊本科甚至重點本科的學生。但是宇翔吃了秤砣般地選擇了理科班,班里很多同學都因此分開了,蔣萌、許倩、郭陽還有浩哥都去了文科班。分班后他和部分同學來到自己新的班級高二(1)班,班主任還是張老師,班長是蔣志輝,而他還是被選為了學習委員。李海江這次也是來到了理科班,被任命為副班長,而且也成為他的同桌。
宇翔自從暑期見了曉卉后就更加玩命地學習刷題,他一定要考進大學,他打聽過,那所江東大學是國內的頂級名校,比京都大學都不差多少,所以每年的錄取分數要求很高,基本得有600分以上。而據他所知,姥山高中自建校以來從來沒有過600分的學生,現實對于他來說還是挺嚴峻的,畢竟學校的教學質量也就是這樣了,剩下的只能靠自己了。雖然在這個學校,目前自己屬于成績最好的那一批學生,但是放在那些重點高中,估計也就是個中上游的水平,所以自己離想要達到的目標還遠著呢。開學后的獎學金考試宇翔再一次拿到了甲等獎學金,他與第二名的蔣志輝差距也略微拉開了些,總分超出了他十分。有時候他還真是佩服蔣志輝,他學習時真是刻苦認真,但是人家玩起來也是自由酣暢,根本不是自己這樣苦熬著不斷地刷題啊。他沒事就去打個籃球跑個步,自己呢幾乎時時刻刻抱著書在啃。按照后世帶領國足走入世界杯的那位主教練的說法,蔣志輝的學習方式叫快樂式學習。這可能就是天賦和學習能力的不一樣,自己就是這樣刻苦學習,還總有不明白的地方,然后得去找幾個老師請教。但是自己就沒有看到蔣志輝主動找老師問過題目,但是他這成績還是穩穩地跟在他后面。自己現在的目標是要創造歷史,那么首先就得在學校穩住第一的位置,否則高考想考入自己理想的那所大學是沒有指望的。
整個高二期間,每隔幾周宇翔就收到曉卉寄回來的試卷,也不知道她從哪里拿來了理科班的卷子。曉卉讓宇翔多運動,注意勞逸結合,不能做書呆子,注意保護眼睛,還說自己不希望宇翔畢業時帶上眼鏡,影響他帥氣的形象。班里的同學發現高二下學期的宇翔變化還是挺明顯的,個子漲了一大截,都快一米八了,要知道高一時他才一米七不到啊。而且他經常去跑步,而且最少都是5公里,引體向上都是滿分,以前體育課他是及格線游蕩的幾個落后生之一,同學們偷偷都給他起了外號叫“豆芽菜”,現在他這個形象特別像當年《上海灘》飾演丁力的呂良偉。“別人是女大十八變,你這男大15變啊。呵呵——”同桌李海江打趣道。其實改變不僅僅發生在宇翔身上,宇翔的媽媽也在這一年做了一個天大的決定,辭職下海。她有同學在上海從商成為了富豪,而且報紙上時有報道干部下海從商成功的新聞。翔媽一直有個商業女強人的夢,宇翔也挺爭氣,學習不用她操心,但是后面上大學是要不小的花費的。她想去努力下,看能不能改變下家里的經濟狀況。所以她選擇了辭職然后去了江蘇無錫的一家工廠做副廠長,基本上到了春節才會回趟家。翔媽現在收入挺高,一個月也有個1000左右,她感覺下海的感覺挺好。
宇翔開始是有些不自信,所以總是盡量躲開人多的時候去鍛煉,后來有一次碰到了蔣志輝,跟他聊了起來。他告訴宇翔,別人的評價和看法改變不了他,只有他內心想去改變才會真正改變自己。不需要在意與自己無關的人的看法,如果他要改變那么就大大方方去改變,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回來后,宇翔在自己的日記本里寫下了“Tobeyourself!”這也成為他一直堅守的座右銘。在那之后,他和蔣志輝成了好朋友,經常一起打球、跑步、爬山和交流學習心得,他發現蔣志輝學習效率很高,時間管理能力特別強,而且目的性特別明確,不去浪費不該浪費的時間,做任何事都保持十分的專注與投入,這樣他盡管比別人學習時間短,但是效果特別明顯。比如刷題,他也刷題,但是他同類的題型不會重復刷,先分類后刷題,而且保持錯題整理,定期刷錯題本。宇翔從蔣志輝那里學到了很多高效管理時間和學習的方法,受益匪淺。他寫信告訴曉卉自己的變化,曉卉也為他的改變而開心。宇翔乘機問了曉卉會不會回來過暑假,曉卉告訴他,高考前自己可能都不能回鄉下了。因為房子處理了,她也要專心學習,等高考后歡迎宇翔去省城找她,她會親自做向導陪他好好玩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