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靈竹為材料煉器,相對容易。
先是用刀具對整根靈竹進行切割成所要的飛劍形狀,然后進行打磨,接著刻畫銘文。
銘文有許多種,孟先生教授了煉制飛劍需要的十二種銘文,發下了這十二種銘文的圖冊。
當然也將另外供大家自學的十五種銘文一起發給了大家,至于個人能學會多少、能應用多少,完全是個人的事。
孟先生只是要大家能熟練掌握煉制飛劍的流程,積累初步的煉器經驗就好,入竅境弟子因為神識有限,修為的制約只能煉制一階飛劍。
而煉氣境修士可以煉制二階飛劍,大多數煉氣一層的初期修為,只能煉制二階下品飛劍。
法器和丹藥、符箓、陣法都是分為階品的,同修士修為相當,入竅境對應一階,煉氣境對應二階,筑基境對應三階。
每個境界的修為程度分為初期、中期、后期和巔峰,而法器和丹藥、符箓、陣法也就有了相應階的下品、中品、上品和極品的區分。
盡管煉氣境修士可能煉制二階青竹飛劍,但是還是需要從一階飛劍開始學習。
無汗青回到煉器坊的時候,那里空無一人,都在澆筑靈田沒回來呢。
先是切割了需要長度的一階靈竹,然后劈成兩半,切割成普通飛劍的形狀,隨后進行了打磨,接著將穩固、韌性、鋒利、重量、穿梭、速度、回旋、吸收、擴大、收縮銘文用心刻錄在劍體之上,一二階飛劍十個銘文足夠了。
然后用靈木生火,加熱煉器爐,將飛劍置于其內,加入五塊靈石,注靈之用。
因為自己本身沒有火源和真火,沒到元嬰境自然也沒有嬰火,只能借助外力的靈木生火加熱。
十分小心地控制著爐內溫度,神識外放緊張地觀察著。
雖然煉制這個級別法器對溫度要求并不苛刻,可是要煉制一柄好的飛劍還是需要處處注意的。
一個半時辰過后,葉流年、蕭婧怡、宥千姬、鐘若晨、拓跋沖等十幾個人陸續歸來。
他們看到無汗青已經到了煉制飛劍的最后淬煉和注靈階段都很羨慕。
都是一邊動手準備材料,一邊給與高度關注。
又過了一刻鐘,眼見著爐內靈石都被飛劍吸收,無汗青念動口訣,打出了開爐取劍的手訣。
爐蓋飛起,一柄泛著青光的一階青竹劍飛出,落在無汗青的手上。
諸人一下子圍了過來,看著這青竹飛劍眼睛放光。
無汗青第一次煉制一階飛劍就成功了,而且明顯是一階上品飛劍。
受此激勵,回到煉器坊的這些弟子開始急鑼密鼓地煉制起來,一時間煉器坊里忙碌的身影不時閃爍,而且人也越來越多,一直持續到深夜。
無汗青則是一個人帶著飛劍到學堂外面練習御劍,熟悉了御劍口訣和手訣之后,放出青竹劍離地一尺高。
一尺長、三指寬的飛劍瞬間變成一米長、一尺寬,直接跳了上去,搖搖擺擺地往前沖,好在沒有摔下來。
隨著御劍術越來越熟練,已經能完美駕馭青竹劍,離地逐漸升高,最后能夠達到十米高,速度更是快了不少,由傍晚一直練習到深夜,終于能夠御劍自由飛遁了。
無汗青感覺自己能夠持續御劍飛行兩三個時辰。
體內存儲的靈力加上隨時吸收的靈氣,足夠支持三個時辰時間。
想來二階飛劍飛得更高,速度更快吧,無汗青想起楊瓊和古月曾經御劍飛入半姆莊的情景,那二人的飛劍就是二階上品飛劍。
不知道他們是自己煉制的還是從仙用坊市換購的。
無汗青御劍回到居所休息的時候,學堂側面的煉器坊還是一片燈火通明,有太多人忙得不可開交,忘記了時間,各種工序的都有。
最快的葉流年幾人雖然完成了最后的工序,可惜以失敗而告終。
宥千姬和蕭婧怡也是煉制一階飛劍失敗,不過積累的經驗難能可貴。
他們想起一次煉制一階飛劍成功的無汗青有些無語,呆站了許久,用心總結失敗的經驗。
拓跋沖有些激進,弄得一臉土灰色,自然也是以失敗而結束,不過對于下一次煉器有了些期待,第二天或許能夠煉制成功。
如生同雷和長貴這樣的弟子最多,銘文還沒有刻畫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