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位老板都有這樣的看法,可劉鏞和顧福昌皆不以為然。
顧福昌說:如舉大費人力物力,做了一包好絲,即使我們贏了,又有何意義?難不成我們今后售與海外的絲都這么做?
劉鏞起身道:顧公公說得有理,我們并不是想要只要贏這一次,而是潯絲的永遠聲譽,也是我們民族之大事。如今問題癥結所在,我們要找出原因,解決問題,也是一勞永逸。
顧福昌想了想,決斷道:每家絲行選一名最好的搖經戶,明日集中到劉恒順絲行,讓他們共同琢磨,若有破解其中奧妙者,由商會出面重獎。
眾東家皆同意顧福昌的意見,散會后召喚自家最好的搖經戶,于次日一早集中到劉正茂絲行。
劉正茂絲行內熙熙攘攘,擠滿了幾十位搖經能手,他們個個技藝高超,經驗豐富。他們爭相觀看那包日本生絲,紙包在他們手上傳來傳去,每個人都覺得稀奇,為什么一樣搖的經,偏偏看起來就不一樣。
議論了一個時辰,大家也說不出所以然來,他們都搖著頭走了。店堂里只留下一個師傅在捧著生絲在看。
劉鏞不認識這位師傅,問道:請問您是哪個絲行雇的搖經師傅?貴姓?
這位師傅說道:鄙人姓湯,是周申泰絲行雇的搖經戶。
劉鏞道:湯師傅口音,好像不是南潯人吧?
湯師傅點頭道:我是隔壁吳江震澤人。
震澤離南潯鎮也就十里路,但分屬江蘇和浙江兩個省份。震澤也是蠶桑區,但所產生絲大多賣給國內綢緞莊。震澤的搖經戶水準很高,頗受杭嘉湖一帶絲行青睞。
劉鏞請湯師傅坐下,喚人給他換了杯好茶。
劉鏞問:湯師傅如此認真琢磨,您可看出什么端倪?
湯師傅道:我抽了幾根絲,單根絲看起來都沒有貴地產的好,但是為什么擰成經以后就變了樣?真真想不通緣由。
湯師傅又說:劉東家,可否把日本絲分我一點,我拿回去再仔細琢磨琢磨。
劉鏞允諾,把日本生絲分成兩半,一半交予湯師傅帶走,一半隨手揣進懷中。
回到家,湯師傅用手繞著生絲,細細琢磨著。他用臉盆打來一盆清水,把一根絲經放在清水,因為,原先擰在一起的絲經放在清水里,它會自動松散開來。突然發現這些生絲的經跟自己平時搖的不一樣。他知道,搖經是左旋右順,而這包日本生絲卻是右旋左逆搖成經,在同樣的光線下,看起來效果完全不一樣。難道這就是日本生絲的奧秘所在?
第二天一早,湯師傅就去找劉鏞。
劉鏞也不懂什么左旋右順還是右旋左逆,但他一下意識地覺得也許找到了關鍵所在。
湯師傅說:劉東家,你等著我,我這就回去照著法子試試!
劉鏞說:我跟你一道去!
劉鏞跟著湯師傅去了搖經房,湯師傅用各種等級輯里絲用右旋左逆的方法搖經,果然色白、經勻、質軔,看起來比日本生絲更好。劉鏞欣喜若狂,情不自禁抱住湯師傅,激動地說:顧公公說過,要給您重賞。
湯師傅笑著說:不敢當不敢當。都是為了輯里絲的聲譽。
消息傳開,絲業同行振奮,湯師傅經過研究,在右旋左逆的基礎上又加了一道干蒸工藝,使得輯里絲的韌性比日本絲還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