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梁那日,劉鏞借顧宅百桌廳大擺筵席,除了絲業同行,街坊鄰居,鎮上凡沾親帶故的都來了,且劉鏞在請柬上注明不收賀儀,所以大家吃得開開心心,臨走還能帶走上梁的糕粽團圓,象征著‘高中、團圓’。
上梁酒擺在中午,等大伙兒走完以后,劉鏞謝過顧家人,準備去工地瞅瞅。
工地上,正廳的正梁已經架好,上門裹著鮮紅的綢緞,掛著八枚銅錢。午時三刻,上梁時刻到,鞭炮四起,工匠拿著斧子把正梁安裝好,然后把一籮筐拋梁饅頭,和一大包銀元往下拋,這叫‘羅漢灑金錢’。
四周都是看熱鬧的人群,大家紛紛前往搶撿,誰能搶到,說明誰有福氣,誰將發財,嘻嘻哈哈一片,好不熱鬧。
劉鏞看著初具雛形的宅子,想想到當初南潯到處被太平軍燒了的廢墟,心中感慨萬分。
劉鏞含笑地給工匠們發了賞錢,道了辛苦,便走出劉宅,向絲行埭走去。
剛走過交界壩橋,劉鏞便聽得前面一陣喧囂,仔細瞧瞧,仿佛是有官府衙役沖著絲行埭過來,劉鏞心虛,心想,這下完了,是否官府前來捉拿自己,站定不敢前行。
只見一隊府衙在自家劉恒順絲行門前站定,劉鏞腿肚子發軟,走也不是退也不是,腦中一片空白。
衙役頭兒走進劉恒順絲行大門,問道:劉鏞何在?喚他快快過來。
劉鋌聞訊出來,看見這些衙役們,也嚇了一跳,連忙問道:差爺,你們這是?
衙役頭兒道:我們是歸安縣衙衙役,快喊劉鏞出來。
劉鋌賠笑道:我們東家沒在絲行里,請問差爺找他有何貴干?
衙役頭兒道:別廢話了,趕緊喊他去吧!
劉鋌只得出門往南去尋劉鏞,剛走過交界壩橋,就被躲在橋堍的劉鏞拉住。
劉鋌驚道:哥,您在這兒?
劉鏞問道:那些人過來何事,什么來路?
劉鋌結結巴巴道:他們是歸安縣衙衙役,找你的,不知所為何事,我問不出來!
劉鏞眉頭緊蹙,猶豫不定。
劉鋌道:您還是找地方先躲一躲,我就說找不著您,待我探出個子丑寅卯來,再做打算。
劉鏞猶豫道:可我姆媽他們都在絲行里面,若找不著我,是否會為難她們?
劉鋌急道:哥,您還是快走吧,管不了這么多了。
劉鏞說:不行不行,反正躲得了初一也躲不過十五,劉鋌,若我有個三長兩短,你就把絲行頂起來,我姆媽就靠你們照顧了。劉鏞說罷就走。劉鋌阻攔不及,只得緊緊相隨。
領頭衙役見劉鏞進來,立馬問道:你是否就是劉鏞?
劉鏞強作鎮定道:正是。
衙役頭兒道:你馬上跟我們去一趟縣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