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該啊,肯定是又放什么東西進去了?”
剛才他看見小李爺是從架子山拿的藥,方爺急吼吼的沖過去辨認。
顧毓澤看了一眼手表,六點了,去木匠家說一聲,回來做飯也來得及!
“我先去木匠家,回來再做飯!”
也不知道顧毓澤這話是沖著誰說的,反正誰也沒有搭理他。
等于說了個寂寞!
顧毓澤前腳剛出門,大娘后腳就帶著兒子兒媳婦推著小板車就來送東西了,一米寬兩米長的小板車,上面麻袋堆成了山。頂上還很掩人耳目的放了幾把樹枝,挺像是那么回事。
“喲,家里這么多人呢?”大娘先進門,笑呵呵的打完招呼奔正題。
“小顧在家嗎?東西給他送來了!”
李珍抬頭換上笑臉。
“大娘來啦,哥、嫂子!”
全部叫一遍,算是打招呼了。
“珍兒啊,小顧呢?”大娘左瞧瞧又看看,滿院子的藥材,還都是炮制好的。心里說了一聲乖乖,得花不少錢吧!
“他去木匠家了,馬上就回來。先等等喝口水!”李珍不容分說轉身進屋拿水杯。
老顧頭填完柴火,得空也來說兩句。
“喲,什么東西,這么興師動眾的?”
多年老鄰居,客氣話不多說,大娘直接讓兒子兒媳卸貨。
“你兒子要的,老顧頭,你兒子有能耐了!”
老顧頭一聽這么說,樂的嘿嘿直笑。
“他呀也就那么回事吧,隨我!”
“去你的吧,你這把老骨頭以后就等著沾光享福吧!”
兩人你來我往的功夫,東西就卸完了。
“叔,東西都給放角上了,不礙事!”大娘兒子兒媳辦事利索,想的也周到。
李珍從屋里出來了,還端著茶盤。
茶盤是陪嫁,今天第一次用。人們都習慣了用吃飯的碗喝水,冷不丁一上茶杯,感覺手腳都不知道該往哪里放。
“你這丫頭,咋把陪嫁的東西都拿出來使了,不好好放著!”
一聽大娘又開始數落不會過日子,李珍趕忙打住。
“稱了嗎?”
話題拐彎拐的有點大,大娘腦筋差點劈叉了才反應過來,說的是車前子。
“沒有,稱什么稱,你們看著給就行了!”關鍵是家里沒稱,隔壁村鐵匠家倒是有,她總不能明目張膽去稱吧!
方爺看明白了,心說,小李爺倒是挺會做生意,連鄉親都發動起來了。
什么味啊?好奇特的味道!
老顧頭沒有那些彎彎繞繞,直接拿起茶杯就喝。
嗯~好東西,好喝!
這么說話的功夫,顧毓澤回來了。
李珍要來的自行車倒是給他行了方便,他現在到哪里都騎著,一會兒離了都不行!
“大娘,哥,嫂子,你們來啦!”
顧毓澤把自行車小心的停好,又把后車座上的東西全卸下來,生怕壓壞了車帶。
后座和筐里又裝回來不少簸籮,剩下的那堆藥材今天應該就能分出來了。
“大娘,稱了嗎?”
同樣一句話,比李珍說的好使。從大娘臉上的表情就能看出來。
“沒呢,家里哪有稱!”
顧毓澤繞著車前子看了一圈,又拆開看了看品質。
“大娘好手藝,撿的都是成熟的車前子!”
采摘藥材也是一門學問,太嫩了炮制的時候容易爛,太老了木質化,藥性又出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