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到照片背面,依舊是一行鉛筆字的說明。
射擊比賽留念。
秦智博在心中計算了一下,1984年的自己是25歲。
也就是說,25歲的“自己”,職業身份是FBI調查員。
這下,秦智博終于明白自己為什么會有槍械這個職業技能了。
還剩最后一個信封,秦智博趕緊將信紙從信封中抽出,閱讀起上面的內容。
這封信是用日文書寫的,也就短短幾句話。
...
非常感謝你的幫助,不過接下來就不是你應該觸及的領域了。
但如果你堅持尋找真相,那么就來日本吧。
到日本后請與本堂瑛海取得聯系,電話:▇▇▇▇▇
...
信紙上電話后面的數字都被人為涂黑,秦智博也分辨不出是怎樣的一串號碼。
信封上也沒有關于寄信人以及收信人的信息,完全是個空白信封。
但在信封的背面,秦智博還是找到一絲有用的線索。
那就是信封背面右下角的出廠日期上,年份是1992年,也就是四年前。
接著,秦智博拉出最后一個抽屜。
這個抽屜里的東西倒是很簡單,只有一打明信片。
秦智博粗略翻看了一下,都是以夏威夷群島風景照為主題的明信片,上面沒有書寫任何文字。
秦智博將合照、信、明信片全都放回原位,重新思考了一下自己目前掌握到的情況。
1.自己是個日裔美國人,原名文斯·秦。
2.有兩個明確姓名的日本友人,羽田康晴和赤井務武。
3.成年以前有極大概率生活在夏威夷,否則不會持有大量夏威夷明信片。
4.大學時期就讀于MiskatonicUniversity。
5.曾就職于FBI,射擊水平不錯,有一位值得留下與其合照的上司。
6.為了調查某個真相,在某人的指引下,于最多四年前來到日本,成立偵探事務所,化名秦智博。
7.有一個需要聯絡的人,本堂瑛海,但大概率沒聯絡上,否則“自己”不會到現在還保留這封信。
在腦海中梳理清楚這7個身份情況,秦智博不得不承認,自己好像附身在了一個“麻煩”的家伙上。
潛伏在日本社會的美國FBI...
該不會是間諜吧?
秦智博仔細回想今天發生的事情,首先自己出現在漱羽宅中就有些不合理。
今晚在漱羽宅參加宴會的人非富即貴,或者是像那個高中生偵探的社會知名人士,為什么自己一個社會信用僅有1200的人會出現在其中?
再加上存折內來歷不明的大額打款...
秦智博越想,內心就越感覺不妙,仿佛冥冥之中坐實了自己是個SPY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