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眾人點點頭,然后才駕駛著幾輛牛車奔函谷關而去。
剛一到函谷關,前面排隊的百姓頓時就問到了牛糞的臭味,當下都連忙閃路:
“你們先走,你們先走,別在這里熏人了。”
而關口的守衛同樣快速催促他們趕快過去,壓根都沒有要搜身的打算。
就這樣,眾人暢通無阻的就進入了函谷關。
進入了函谷關關口,穿過一段峽谷地帶后,一處城鎮便出現在了眾人面前。
“沒想到這里還挺繁華啊!”看著眼前的客棧,小吃,貨攤,呂梁不由得感嘆。
劉如意微笑著給眾人解釋:“函谷關是長安抵達洛陽的通衢咽喉,又是河南文化和秦晉文化的交匯地,所以過往的行人旅客自然是最多的,而且自秦人建國以來,一直很重視函谷關的發展,因此經過百年時間的積累,這里能發展成這個樣子也是正常的。”
“而且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相傳函谷關是道家先祖老子著述道家學派開山巨著《道德經》的靈谷圣地,也是道家文化的發祥地,而我大漢朝推崇黃老之學,所以父皇對函谷關也是青眼有加,一直大力支持這里的發展,只怕過幾年,這里發展的將會更好。”
在眾人說話間,一個士兵的聲音從身后傳來:“前方的人都閃開。”
眾人回頭看去,就見得一小隊士兵騎著馬湊擁著一個少年飛奔而來,眾人不敢怠慢,連忙帶著牛車退到了一邊。
正所謂人不找事,事兒卻偏偏非要找人,那少年一見到幾人的牛車,便雙眼放光:“來人啊,把這些牛都收了,帶回去讓本少爺飽餐一頓。”
幾個士兵連忙答應,便上前就來奪牛車。
呂梁連忙阻止,嘴里微笑著說:“兵爺,這可使不得啊,小人趕路還靠它們呢!還求兵爺開恩,放過這些牛吧!”
少年聽罷氣的火冒三丈:“大膽刁民,本少爺能看上你的東西,那就是你的福氣,你居然還不知足?來啊,抓了丟入大牢中。”
呂梁連忙彎腰求饒:“哎哎哎,少爺息怒,少爺息怒。”
“把人帶下去。”白衣少爺毫不理會:“還有,把牛帶走。”
見呂梁等人要被帶走,劉如意立刻站出來阻止:“等等,請問這位少年郎應該就是樊將軍的長公子樊伉少將軍吧?”
“嗯?你知道我?”樊伉一愣。
“不錯,小民久聞少將軍文武雙全,才智過人,今日一見果然是非同凡響。”劉如意微笑著拱手:“小民還聽說少將軍仁慈,不輕易搶奪民眾私物,還請少將軍能手下留情,放過我們吧!”
“殿,少爺你……。”呂梁驚的眼珠子快掉下來了,堂堂趙王竟然向臣子行禮。
樊伉聽了劉如意的話,又見他低眉順眼,當下便點頭說:“好吧,看在你這么會說話的份上,那就帶一頭牛,其余的就給你們留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