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等到成年之際,長輩按照規矩主持分家,這時候分到的財物才屬于自己,分家之前的一切都算白干活。
這是古老華夏的傳統,有著一種難以用語言形容的哲理,也許擱在后世人看來很不合理,但是在古代所有人都得乖乖遵守著。
并且是心甘情愿的遵守著。
比如李云,他未成年之前已經有了天大建樹,制鹽,腌魚,重筑范陽之城,建立交易中心,伺候遠赴白山黑水,白手起家筑城渤海,揮軍東進,橫掃遼東,然而這些算是功績也罷,算是創辦的產業也罷,真要嚴格按照規矩算起來,這所有的一切都屬于大唐皇族的……
因為,李云尚未分家。
他所有的財富都屬于家族。
……
“二大爺!”
李云忽然沖著李世民拱了拱手,語氣很是謙和道:“侄兒遵守規矩,不會蠻橫亂要,剛才我已說了,第一個地方想要遼東,我先給您道個歉,我剛才耍了小心思,遼東如您所說,這份家業確實很大,它不是一副碗筷那么簡單,它至少得是八分之一的家產……”
李世民呵呵一笑,淡淡指出錯誤道:“不是八分之一,當為五分之一。遼東國土,百萬之巨,若論民眾人數,幾可和中原持平。”
李云沉吟一下,開口道:“那得把新羅和百濟算上,但是高句麗達不到這個級別。”
李世民深深看他一眼,若有所指道:“你要的遼東恐怕也不是高句麗的遼東吧?”
李云展顏而笑。
……
皇帝慢慢端起茶碗,似在沉吟猶豫,然而壓根沒有猶豫,而是直接點頭,鄭重道:“可!”
僅僅一個字,遼東這一片從此就歸于李云了。至于方才爭論分家的規則,那是為了讓小輩知道規矩的重要,既然李云早就愿意遵守,皇帝便不再設置難題。
遼東,畢竟是李云打下來的。
時至今日,高句麗還由渤海的兵馬占著呢。
這時忽見李承乾探出身子,望著李世民和李云期期艾艾道:“父皇,兒臣忽然想到一件事,當時攻打高句麗之時,大哥曾向咱們借過兵,不但借了兵,而且借了將,當時咱們大唐出動好幾位國公,長途跋涉千里奔襲,衛國公李靖,應國公李績,鄂國公尉遲敬德,瑯琊郡公牛進達……嚴格算起來的話,攻打高句麗乃是大唐出的力……”
程處默等人登時發飆,對著李承乾怒目相視,大聲道:“那又如何,我師尊才是主帥。還有還有,當日高句麗三十萬大軍夜襲渤海,是被我們埋伏的兵卒一舉覆滅。李承乾你想怎樣?你莫非想說高句麗的戰果有你一半不成?”
李承乾顯然就是想要點好處,聞言訕訕低頭道:“畢竟大唐也出了兵,總歸得給一點軍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