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千年以前的春秋說起,一路說到中原戰亂導致漢人外遷,然后口吻一轉,說到了外遷之人的脾性,再由性格可以遺傳,談及子孫后代,最后形成社會大環境,論證遼東住民臭毛病的由來。
滿屋子之人,全都目瞪口呆。
就連李世民也是聽得瞠目結舌,皇帝端著茶碗好半天忘記放下,喃喃道:“經你這么一說,朕覺得竟然真是這樣,怪不得遼東人的脾氣又臭又硬,原來他們是千年以來一代一代養成的,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千多年養成的臭毛病,這怕是需要一千年才能改過來。”
皇帝說了半天,忽然反應過來李云的深意,猛然脫口而出道:“朕明白了,你在遼東要用的乃是苛政……”
苛政!
僅僅兩個字,在場全變色。
苛政猛于虎,常逼百姓反,然而李世民卻說李云想用苛政,這豈不是逼著遼東一片上趕著謀反么?
“哈哈哈!”
李云猛然放聲大笑,重重點頭道:“二大爺猜的不錯,我在遼東要用的就是苛政。”
他忽然從地上站起來,目光緩緩掃視屋中之人,道:“剛才還有一句話沒說,外遷之人根本不是普通百姓,大家可以想想,普通百姓有能力外遷么?此前不久,諸位隨著大唐車隊前來渤海,你們已經看到了,百姓遷徙乃是多么艱辛的一件事,這還是天下穩固的年代,這還是因為有兵馬保護著遷徙,結果路上照樣餓死了人,很多百姓走到一半就撒手人寰……”
楊妃一直在奮筆疾書,此時若有所思閣下筆,望著李云道:“天下穩固的年代,有著兵馬進行保護,中原百姓僅僅是遷徙渤海,已經歷盡了艱辛和苦楚,而以前那些朝代,每每戰火綿延,偏偏遷徙之人走的更遠,他們肯定不是普通的黎民百姓,對不對?”
“對!”
李云鄭重點頭,緩緩開口道:“楊妃伯母猜的一點沒有,普通黎民百姓沒有能力遷徙……”
他說著負手走動幾步,忽然仰頭望著屋頂,語氣輕輕道:“我曾遍數歷朝歷代遷徙之族,發現他們全都是鐘鳴鼎食之家,也唯有鐘鳴鼎食之家,才能擁有長途跋涉的能力,也唯有鐘鳴鼎食之家,才會不愿意奉守新建的朝代,他們的遷徙和躲避,本身就帶著一種不服輸的逆反。”
“而你現在要治理的子民,恰恰就是這群心存逆反之人的后代,對不對?”這次是李世民開口,皇帝接上楊妃的話茬。
“不錯,正是如此。”李云深深吸了一口氣。
他忽然語帶堅決,目光再次掃視全場,沉聲問眾人道:“現在,你們還在意我的苛政么?苛政猛于虎,常逼平民反,可若是這些平民個個都有逆反的臭脾氣,那么苛政不苛政又有什么區別。”
皇帝明顯沉思起來,好半天才緩緩開口道:“你準備怎么做?”
這分明是支持李云的治理之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