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李云才騰出思緒,開始訴述他的規劃和籌謀。
他見李世民近距離站著,先是不著痕跡走開一步,然后身子斜斜倚在門口,望著外面無邊夜色道:“高句麗這個地方,大體還是屬于白山黑水的地界,深山老林子多,肥沃的田地也多,北部全是山林,出產各種山貨,如人參,如貂皮,豺狼虎豹之皮,袍子花鹿之肉……”
李世民下意識接口,沉吟道:“以前只認為這是山貨,現在大家都知道這全是錢。”
“是錢,但不是暴利!”李云緊跟著把話茬接回來,繼續又道:“高句麗中部,乃是一望無際的平川,這部分土地無比肥沃,屬于隨便一耕就能暴長莊稼的寶地,恰好咱們已經有了文中子從海外帶回來的高產種子,正可以把高句麗中部變成專門的糧食種植產區。”
李世民這次有些若有所思,略顯不確定猜測道:“北部靠著山林產出物資,中部規劃成為專門的種糧區域,高句麗有田幾千萬畝,如果全都種植糧食幾乎可以滿足半個中原,如果再加上朕在大唐推廣高產糧種,天下間再也沒有餓死人一說,不但餓不死人,糧食很可能會多到吃不完,所以朕猜測你這生意里面必然有售賣糧食一項,但卻不知道你會把糧食賣到什么地方……”
李云不置可否,繼續道:“高句麗中部的東側和西側,有十一個城池沿海而建,西側面向渤海,東側瀕臨大洋,其中又有六城比較特殊,屬于同時沿海并且沿河的寶地,漁獵極其發達,海水可以曬鹽。”
這次他不等李世民插話,語速極快又道:“高句麗整個南部,幾乎全境都和新羅接壤,世人皆知新羅女子擅長養蠶,高句麗南部的女子同樣如此。”
李云這一番微微道來,顯然已經將整個高句麗的情況嫻熟于心,屋中眾人聽著他的解說,憑空便能抽象出整個高句麗的大體情況。
每一塊區域,都有適合發展的東西。
李世民身為一國皇帝,這時已經隱隱聽出了某些東西,皇帝執掌一國,最能明悟宏觀上的規劃,他忽然看向李云,沉聲問道:“北部山林物資,中部種糧產區,東側西側,漁獵曬鹽,整個南部,發展桑蠶,這是一個龐大的集成產業,你要把整個高句麗變成渤海國的物資供應和后勤保障,是不是?”
李云毫不遲疑點頭,但卻另外加了一句,道:“對,也不對,高句麗如此規劃,可不止供應和保障渤海這么簡單,我前面已經說了,我要在前五年的時間里使勁壓榨高句麗人,通過這種手段,必然獲得海量物資,這些物資一部分用來供應全體渤海子民,但是更多的卻是要運出去開展貿易。”
李世民目光一閃,若有所指道:“朕的大唐還很窮,怕是不能讓你發大財。”
李云嘿嘿一笑,模棱兩可道:“二大爺您莫非忘了,物資越多百姓越富有,錢財這東西,流轉越快越叫錢,如果大唐和渤海開展貿易,整個中原百姓都會跟著受益。”
李世民深深看了李云一眼,突然道:“但你的主要目標絕對不會是大唐,朕總覺得你想要靠著這些物資去掠奪別處。”
這種看穿隱藏的本領,也許只有一國皇帝才有資格。
果然李云呵呵一笑,眉梢突然微微一挑,他目光仿佛要劃破濃濃夜空,分明看向了天際的西邊方向。
李世民頓時明悟于心,但聽皇帝無比肅重吐出兩個字,問詢道:“西域?”
李云回復四個字,滿臉微笑道:“絲綢之路。”
……
……第三更,今天已經約8700字了,后面還有一章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