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時李世民再次開口,語帶思索道:“有了老仙師賜下的地圖,我們不愁絲綢之路的路線指引,由你的渤海國高句麗負責生產物資,必然可以建起一支龐大無比的商隊,朕再下旨讓大唐這邊也參與進來,更能擴充各種貨物的品類和數量,所以前期籌劃已算完備,關鍵要擔心的還是路途安全,錢掙的再多,帶不回來屬于白搭,不但虧成血本,而且把貨物也搭了進去,這可不是小事,虧一次好幾年都直不起腰。”
旁邊李孝恭不由點頭,眼中閃爍著森森殺機,道:“不如派出大軍護衛,保著商隊西行,畢竟涉及天大暴利,用兵也是應當應分。”
李世民面色沉吟,顯得有些難以決斷。
皇帝還只是沉吟,李云卻已連連搖頭,鄭重道:“不妥,也不合實際。”
李孝恭皺眉看向李云。
李云笑了一笑,解釋道:“自古經商之事,從無劍拔弩張一說,哪怕暗地里刀光劍影,但是明面上都要保持一個和氣生財,倘若咱們派出大軍,首先給人的印象就不好了。甚至會造成誤會,讓別國以為想要入侵。”
李孝恭冷笑一聲,道:“此乃小孩子之言,天下本來就是強者為王,只要拳頭夠硬,誰敢呲牙不服。”
李云點了點頭,道:“伯父說的也有道理,但是我們仍舊不能派出大軍。”
李孝恭微微發怔,愕然道:“這卻為何?”
李云先是看了祖師爺一眼,發現祖師爺沒有開口解說的意思,李云無奈只能輕吸一口氣,繼續解釋道:“剛才我已經說過了,做生意講究和氣生財,哪怕只是明面上的和氣生財,咱們假裝也得裝的有模有樣,所以,大軍肯定是不能派出的……”
說著不等李孝恭開口,緊跟著又道:“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并非不派大軍的至關重要因素,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真正的原因是軍隊的后勤和補給。”
李孝恭明顯一呆,隨即面色有些恍悟。
這時李世民輕輕吐出一口氣,顯然皇帝一直不開口的原因也是這個。
李云忽然把碗筷放在地上,然后慢慢起身占了起來,再次道:“既然要重開絲綢之路,肯定不是小打小鬧過家家,此前我已初步有過預算,大體會建成一支十萬人的商隊,動用牛車,至少三萬,運輸貨物過百萬,行途最少一萬里,唯有做到如此,收益才算大利,從此支撐起絲綢之路,源源不斷掠奪財富回饋中原。”
李孝恭目瞪口呆,屋中眾人連連咋舌,就連李世民都有些震撼,誰也沒想到李云手筆這么大。
唯有道童祖師爺一臉淡然,似乎絲綢之路就該這么做,其實想想也能明白,祖師爺的眼界是和李云一樣的,后世遠貿商事,動輒幾百萬噸,李云這個三萬輛牛車的規模,其實還比不上一艘貨輪運的多。
但這在唐朝已經是劃時代的宏偉事業。
李云再次開口,目光看向李孝恭,笑道:“十萬人的商隊,聽起來很震撼吧,確實,很龐大,但是龐大是有代價的,比如吃飯的問題就能愁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