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萬邊軍離開武關已經二百余里了。
期間報信兵經過都會順路來傳下武關諸將的意愿和武關的戰事
景申長的雄壯厚實,嘴邊一圈胡子,臉上是連年征戰邊關留下的疤痕和風霜痕跡,才二十,看起來卻想三十。
他騎的馬也是最高大強壯的,否則還載不了他奔突疾馳。
突然飛騎來報,隊伍停了下來。
景申等著,然后,中軍傳令回師武關。
“怎么回事?我們不進軍都城了?”
景申跑到中軍,差點揪起葉元生的領子質問了。
“秦軍攻城了,我們不能削弱守軍力量,必須回去參戰。”葉元生板著臉喝道,“況且本來進軍都城就不是一個好路子,弄巧成拙那可就害了將軍了,我們都要背上叛變之名。”
景申冷哼一聲,不再言語。
于是五萬大軍又匆匆調頭往回趕。
武關這邊,城外秦軍密密麻麻地涌來,城樓上放箭、砸石頭檑木的,下面架梯的胖、攀爬的和舉盾防衛的,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搏殺。
偶爾一兩個秦軍沖上了城頭,馬上被數倍的長戈刀劍刺穿身體。
城墻上濺灑著越來越紅艷的血色。
……
朝廷這邊,先后接到了武關戰事告急的急報,要求讓葉白速速返回武關指揮戰事。甚至楚王和大臣們還收到了五萬大軍迫近都城的探查報告。
楚王又驚又怒,可又有點無可奈何。
“他們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這葉白年遇到截殺,他們還一而再再而三地要人。”
楚王眼神陰冷,他的氣量不大,向來為國人所知。
葉白年此時回到了玉笥山,留了一陣后,單人匹馬趕回了武關。
邊關戰事吃緊,他也不能放任。
不過該做的還是得做。一封玉笥山山主交予的謀劃者名錄遞到了楚王面前。
這邊武關戰事如火,那邊楚都掀起了血雨腥風,一批朝廷官員被抄家家族發配或是被判罪砍頭,一夜間死了不知道多少官員。
朝野大變,文官集團不得不收縮起來。楚國由武將把持的一個時代到來了。
“將軍,你說你要娶媳婦了?”景申睜大眼睛問道。
葉白年剛好在擦拭佩劍,順手用來拍了拍他的大腦袋,嚴肅道:“不行?”
葉元生倒是很高興:“白年你終于肯娶人了,我們一家嫡系可就你這么大年紀還沒孩子了。”
“我這次返都,讓二叔操勞了,沒想到發生了這么多禍事。”
葉白年把擦拭好的劍插回劍鞘,起身道:
“走,隨我城頭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