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人府左右二司理事官是屬官,為正五品。
左右二司分掌宗室及勛貴譜牒,序錄子女嫡庶、生卒、婚嫁,官爵、名謚,并核準承襲次序,秩俸等差,及養給優恤諸事。
宗室為之。
宗人府左司理事劉呈祥,便是宗室。
只是大乾建國百余年,宗室繁衍日廣,到了崇康年間,宗室子弟不下千人,且由于降爵承襲,太祖年間的親王到了這一朝,若無恩典功績,也不過是奉恩鎮國公。
而當初的奉恩鎮國公,到了這一朝早已在宗室譜牒上除名了。
倒不是天家苛刻,若為宗室,則不能科舉為官,又不能從軍領兵,只能在內務府或是宗人府、光祿寺等閑缺兒上廝混。
就這樣,也是僧多肉少。
每年發的那點奉恩銀,舉家食粥都不夠。
索性脫去這一層桎梏,反倒百無禁忌。
劉呈祥本為太祖三子成王一脈,只是祖上初封著實不高,到了這一輩雖還未脫離譜牒,卻也沒什么爵位了。
空擔著一個宗室的名頭,因為文名不弱,因此在宗人府里任正五品的屬官。
給宗正、宗人等王爵打下手……
同為太祖子孫,有人如今襲著王爵,貴重位顯,有的卻和奴仆下人一般,任人驅使。
其心態可想而知。
劉呈祥便是宗室里比較“反動”的反骨仔,期望“革命”發生的一位。
分明是宗室,他卻敬重寒門出身的讀書人,又仇恨勛貴一脈的膏粱敗類。
因而尋常宗室、勛貴一脈往宗人府辦事,在他手里常落不到好,百般刁難。
偏他到底還是宗室,別人還不能拿他如何。
尤其是勛貴……
而劉呈祥被引入儀門時,正好看到賈敬遷怒于賈琮,厲聲呵斥。
若是尋常,他也不會心有他想。
最多冷笑一聲狗咬狗。
可是賈家不同,因為素來自詡文名的他,知道賈家近來出了一位清臣公子。
他雖沒見過本人,卻聽說過,賈家這位清臣公子,年雖不高,但相貌之俊秀,直追宋玉潘安。
站在人群里,當真是人如美玉,傾國傾城。
更有傳聞,其師松禪公之所以以顏魯公之字為其表字,就是想借顏魯公千古之剛烈氣息,中和一番他過于神秀的相貌。
因此,當劉呈祥甫一入儀門,看到賈琮第一眼時,就認出他來。
實在太過明顯了,分明鶴立雞群。
再加上那副淡然不俗的氣質,與傳聞中一模一樣,劉呈祥斷定此人便是“神交已久”的賈清臣。
而見一個能口出“四言”,能書“清臣體”,能寫出“竹杖芒鞋輕勝馬”的少年文杰,被一個“奇裝異服”,滿身腐朽氣息的勛貴斥罵,劉呈祥心里瞬間再惡劣三分。
之所以認定賈赦是勛貴,因為在寧國府這樣的國公府中,敢當著無數人訓斥喝罵的人,難道還會是真道士不成?
對于賈家情況已有了解的劉呈祥,甚至直接斷定此人便是寧國府那位拋棄爵位家業,也要出城在道觀里廝混的賈敬。
念及此,他面色更低沉三分。
雖然身為宗室,本身便是權貴,可在他這個落魄宗室眼里,仗著勛貴身份作威作福的人,算個屁!
腌臜鼠輩,也敢凌辱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