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看來,即使是李吾宗這個魔道中人,也還是心有善念,有原則的。
陸鈞心想:“可能這就是成長吧,不再是是非黑白涇渭分明,不同的立場和視角看到的東西也不一樣。”
走到道觀中,袁道士和李吾宗都不見了聲音,昨夜袁道士流的鮮血也消失不見,如果不是地面殘留的元玉碎塊,陸鈞甚至會以為這是一場夢。
夢里戰斗激烈,光柱參天,而后劍氣縱橫,一劍光寒十九州。
現實中道觀依然靜默無聲,小道士還是每天坑蒙拐騙順帶行醫問診,一年到頭難得遇到商賈巨富混個溫飽。
立在道觀門口良久,看著這個生活了一兩年時間的道觀,它已經被自己修葺了一部分,先前破敗的樣子被改變得有了些許人間氣息,蛇蟲鼠蟻都被清理過,甚至很多剝落了油漆得地方還被修補過。
只是那個邋遢的老道士不見了,他可能已經在昨晚死掉了。
否則他肯定會在這里等自己過來,給他生火做飯,畢竟他那么懶,冬天只知道瑟縮在火堆旁不動彈。
本來以為昨晚上他能反殺,沒想到死掉了。
沒有能反殺,失敗了,所以死掉了,這就是沒有留下來的原因。
即使兩世為人,陸鈞依然以簡單的邏輯進行著推理。
這是面對親人的離去所有人都會犯得錯誤,在一開始推測最壞的結果。
在后續又一遍一遍地催眠自己往好處想。
摸了一把眼淚,陸鈞拿起掃帚,把昨晚打翻的剩菜、碗碟碎片細心打掃。
同樣的場景在不同人的眼中有著截然不同的畫面。
就像“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一樣。
眼前的一幕在陸鈞看來是袁道士身死道消,留下了這個殘破的道觀和自己這個早就把他當作親人的野道士。
自此以后野道士孤苦伶仃,守著四處漏風的道觀坑蒙拐騙,只能劃著自己的破槳,再次征戰大海。
當真是凄凄慘慘戚戚,人間惆悵悲秋客。
在趙誠看來,這就是袁道長戰斗之后飄然離去,不帶走一片云彩,這是何等瀟灑肆意的人生,四處漂泊,隨遇而安,不平之處拔刀相助,談笑間阻擊魔門,魔門多年策劃毀于一旦,而后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妥妥的寒江孤影,江湖故人開局。
不得不說,這樣“劍仙”一樣的人物模板和“行走天涯,行俠仗義”的故事在年輕人心里相當有逼格。
只要想一想就可以讓趙誠這種留胡子裝老成的中二小青年起雞皮疙瘩,如果這時候遇到袁道士,說不定會激動到倒頭便拜,高呼:袁道長神仙中人,我輩楷模。
看著陸鈞打掃了地面,又收拾整理了雜物,趙誠撓了撓褲襠,說道:“陸小子,你在這里無依無靠,不如跟我走吧。”
陸鈞一愣,抹去了臉上的淚痕,深深地看了眼道觀,又沉思片刻,說道:“天亮就出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