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發動戰爭,以轉移內部矛盾。
牧草短缺,總有牛羊餓死凍死,進而導致蠻族人生存艱難,這是一個在內部
(本章未完,請翻頁)
無法解決的內部矛盾。
發動對唐國的戰爭、消耗多余的人口,一路燒殺搶掠,獲得生存的物資,這就是解決的辦法。
為了應對蠻族入侵,唐國選擇在邊境屯兵,對來犯者進行狠辣的還擊。
一般來說只是擊退,因為沒有足夠的人口去耕種占據的土地。
在邊關的軍隊最高統率叫趙天駿,職位:大將軍,蠻族稱為折多,又稱攔路虎,折多意為道路曲折,凡是想要進入唐軍地界,這位在邊關從不動身的趙大將軍是最大的障礙,所以稱作攔路虎。
整個唐國只有這一位大將軍,其余人均有具體封號。
這是一種贊譽,表明趙大將軍功績卓著,于百年前由上一代唐皇李睿文冊封。
此時這位功績彪炳的趙大將軍正在邊關小城里犯郁悶。
他看著陶瓷小缸子里一動不動的烏龜有點犯難。
每天好吃好喝地供著,就過了一個冬天,怎么就死了呢。
對于趙大將軍而言,一只烏龜而已,死了就死了,就算再死上一萬只,他也不會皺眉頭,天下烏龜多的是,就算邊關沒有,從其他幾個州運過來也不是難事,大不了通過道門的通道、給上幾百斤元玉就是了。
只不過這烏龜是他最喜歡的小侄女兒從豫州送過來的。
小侄女聽說烏龜長壽,執意花了百斤元玉從豫州傳送過來,要給遠在邊關的舅舅求個平安。
只是小侄女年幼,不知道其實他舅舅鎮壓邊關百年的實力,比烏龜的壽命長了不止幾百年。
何況,百斤元玉,能換來一船烏龜。
如果是陸鈞聽到元玉,肯定會羨慕到流口水,這得催動骰子多少次啊,能保住多少次狗命!
“老楊,再從豫州運一批烏龜過來,要比去年這一批大一點的。“
楊鵬說道:“是。“
“你說這玩意兒怎么就養不活呢?在豫州不是挺好養嗎?“
“因為將軍不肯用元氣滋養。“
“妮子專門說了,要讓它自己慢慢長。“
不得不說,寵愛侄女和女兒的男人都一個樣,不管他是不是個將軍。
貼身護衛楊鵬正默默無言,聽見有人喊道:“趙將軍,七營一校校尉趙誠前來報道。”
趙誠帶著陸鈞,站在將軍府門前,門口值守的衛兵目不斜視。
府內的趙天駿面色一變,說道:“媽的,帶過去一伍人,就回來了一個!”
楊鵬說道:“本就十死無生,如今他還回來了,挺不錯。“
趙天駿想再罵幾句,想到侄女前些日子的話,硬生生吞下了說到喉嚨邊的臟話,只說了句:“讓他進來。“
陸鈞二人進入將軍府,看著將軍府明顯蔥郁的花花草草,陸鈞低聲道:“沒想到趙將軍還是個雅人,種著這么多畫,還以為是個拳頭上站人、胳膊上跑馬地壯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