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所謂的甬道非常窄,窄到僅可容納一人通過,但因為層高有三米多,所以四人只能排成排的往前走,可越走宋天恩就越有種自己也處在狹小棺材里的感覺。
尤其是走出幾米后,等離開了那個洞口的位置黑暗就將他們完全包裹了進去。
手電的光照距離十分有限,也不知是因為里面空氣太渾濁了,還是墻壁質地的緣故,他只能勉強照亮自己腳下的路。
這條甬道很長,約莫有快二十米,等走到盡頭時卻是一個拐彎,這一拐彎通道就瞬間變的寬闊能容下三人并行,而且墻面的結構也變了,變成了大塊堆砌的磚石,倒有些大墓的氣度了。
聽說這是個將軍墓,宋天恩便頻頻的拿手電照著兩邊墻面,墻面上刻畫著一幅幅浮雕壁畫,雖然不是彩色的,但看起來十分生動和形象,上面都是些多人行軍作戰的場面。
宋天恩很快就注意到自己下來的位置應該是墓的后面,因為墻上的壁畫全是倒著往前推的。
先是一伙穿著甲胄的兵卒在跪拜一個魁梧的男子,男子看的出來地位很高,他朝眾人做了一個‘平身’的手勢。
再往后就是一行人騎著馬在前,另一伙人騎著馬追在后面,通過服飾就能區分這是兩撥人馬,也許是敵對陣營,先前那魁梧男子便是逃亡的那一方。
然后畫的是城墻,城墻上架著無數云梯,無數穿著游牧民族服飾的人聚集在城墻之外,弓箭齊飛,地上滿是尸體,看來畫的正是元兵破城那一日。
宋天恩不知不覺就看壁畫看的津津有味,這將軍在壁畫中的形象勇猛無敵,也深受百姓愛戴,每每班師回朝也總有百姓夾道相迎,這樣的情景不比什么電視劇真實有趣多了?
這個墓道就很長了,幾人又走了二十多米才看見墻面上多了一道石門,石門旁邊是兩根盤龍柱,柱上的石刻工藝很細,雕刻的龍張牙舞爪的十分有氣勢,看起來這門里就是墓主人的安寢之處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可這要怎么進去呢?
宋天恩不自覺就在思考這個問題,但轉念一想又覺不對,他們是進來找人的,又不是進來盜墓的,這石門十分完好,總不至于那見財起意的二莽子會躲在門里面吧?
果然,王陽一對墓主人是一點興趣都沒有,他繼續往前走著,幾人也只得忍著遺憾跟在后邊。
再往后的壁畫就畫的很日常,將軍在家中與夫人同桌共餐,將軍教兒子彎弓搭箭,這將軍和他夫人似乎還十分信佛,其中還有將軍與夫人同赴廟宇禮佛的場景,這也就無怪乎墻面上到處都刻了‘卍’字的圖樣。
很快又走了二十多米,這下就又看到一個入口了,這個拱形的小門須得彎著身子才能進去,一進去幾人就都發出了驚嘆聲。
“這么多東西!”
宋天恩的眼睛都看直了,沒錯,這里果然是存放陪葬物品的地方。
這是一個挖空的圓形空間,雖然不大,但整個墻面上都有很多鑿出來的圓形深槽,槽里面就擺放著一件又一件的陪葬物品,里面還站著兩個等人高的陶俑,看起來就像是守衛。
陪葬品大多是陶罐一類的,里面可能也混著瓷器,但因為積著厚厚的灰,宋天恩這種外行人也看不出好賴來,可金銀錠他還是能看懂得,這個個都有半手掌那么大,想也知道值不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