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來的終究要來,名為“瑪麗”的熱帶風暴席卷中美洲。
“瑪麗”聽上去像個文靜的小女孩,這么命名的理由是為了減輕人們的恐懼。
只是當它吹進墨西哥灣的懷抱時已經是六月份的事了。
整整一個五月,秦川都在天氣節目的恐下中度過。他記得基韋斯特當地電視臺的那個女主持,每次都會瞪大眼睛告訴漁民不要出海,把船牢牢鎖在碼頭,然后回去跟家人團聚。
秦川照做了,換來的是半個多月的風平浪靜。但狼來了的故事里狼終究是要來的。
最先受災的是百慕大群島,那里的六萬多人感受了風暴瑪麗的熱情,島上的英國人稱呼這場風暴為“血腥瑪麗”,以此把它跟文藝復興時期的英格蘭女王瑪麗一世聯系到一起。
沖破百慕大群島的阻撓,颶風以每秒61米的速度直沖巴哈馬群島,期間寬闊的汪洋大海形不成任何阻力,反而加大了風暴的推進速度。
巴哈馬首都拿騷遭到重創,三萬多人被迫離開家園避難,血腥瑪麗摧毀了大量基礎設施和房屋,不少城市被迫中斷電力。
隨后這場熱帶風暴繼續沖向尼加拉瓜、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危地馬拉等中美洲國家,遇上馬德雷山脈后北上進入墨西哥,再之后便是美國佛羅里達州。
秦川的漁場將要接受考驗,在血腥瑪麗真正登陸之前先要面對連續數日的降雨。
濱海尤為明顯,雨大到開車根本看不清路,除了呆在家里別無選擇。
五月之初,秦川已經為這場遲到的風暴做足了準備。市政廳漁業部門給了他很大的幫助。實際上漁場里的建筑具備抵抗超級颶風的能力,倒用不著擔心屋頂會被吹飛。
只是漁場范圍內的魚群數量會受影響,連續降雨加上氣溫侵襲讓水溫快速下降,那些喜歡泡在溫水的家伙就因為溫度變化太快而離開漁場,或者干脆翻肚皮以示抗議。
再一個颶風加快了海水循環,把大西洋中的有害物質帶進了墨西哥灣,進而造成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這些事情看上去無法避免,即使擁有海王之力也很難跟大自然力量抗衡,畢竟他還做不到直接改變氣象。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還出個啥勁海,直接指揮魚兒成群結隊飛上餐桌,簡單暴力。
鉆石漁場位于佛羅里達半島跟巴哈馬群島之間,守候著墨西哥灣和大西洋的交匯口。這次熱帶風暴掠過巴哈馬后南下,遇到山脈阻擋重新掉頭反擊。
古巴首都哈瓦那遭遇重創,風力抵達墨西哥灣時雖然減弱,但仍然有15級。
按照預測,6月1號兒童節這天,瑪麗小姑娘將掃過鉆石漁場。
當天秦川呆在房間里聽音樂,外面大風吹的棕櫚樹不住搖晃。
暴雨已經下了一個周,幾乎沒有斷過。
整座基韋斯特島浸泡在雨水里,還要承受巨浪的沖擊。
然而這還不是最終環節,血腥瑪麗正以每小時80公里的速度從西南方向襲來,恐怕又有不少人要遭殃。
已經有數千名島上居民外出避難了,大部分商鋪關門停業,連加油站這種地方也一并停業。只有公共事業還在進行,比如垃圾清運、消防、醫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