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掉積遜和威根斯,鏟除了沙河幫,余春秋又收獲了1800多點民意值。
現在余春秋的民意值已經超過了3000。
銀子給不了余春秋多少安全感,只有民意值才能給余春秋底氣。
余春秋心中有不好的預感。
突然。
余春秋靈光一閃。
知道了危險來自哪里。
隨著身體素質越高越強,精神充沛,余春秋的預感是越來越強。
這就是俗稱“第六感”。
“佛山捕頭不能再做。我得收拾東西,準備跑路!”
余春秋收拾私人物品,戴上銀票,來到提督府。
“提督大人。”余春秋說道,“你我要趕快走。逮捕你我二人的圣旨公文,怕是就要到佛山了。”
提督一愣,問道:“為何?沙河幫不是鏟除了嗎?被抓捕拐賣的百姓也救回來了啊。本官給京城上了折子……”
余春秋將罪過全部推到沙河幫的身上,計劃真的是太完美了。
提督還在幻想著清廷的獎勵,好給自己升官。
余春秋焦急說道:“提督大人,你的折子再快,快不過大英帝國領事的電報。威根斯提前把你我告發,清廷抓捕我們問罪,甚至是砍了腦袋,你的折子可能才剛到京城。到時候,就算清廷追封提督大人為公侯,又有什么意思?”
人死了,再被平反,被追封,不過是當權者作秀來給活著的人看而已。
對已經被處死的人,毫無意義。
余春秋還是太稚嫩,之前沒有考慮到信息傳遞的先后快慢問題。
清末時期,清廷的官員還以奏折的方式向朝廷匯報消息,但是列強傳遞消息,已經是用電報。
效率和速度上,比清廷強了十萬八千里。
提督臉色一陣蒼白。自己好不容易才有了現在的官職和地位,可是為了貪點銀子,就上了余春秋的賊船。
真是悔不該當初啊。
余春秋說道:“提督大人,走吧。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你若是不走,我可就要離開了。”
提督恨聲說道:“就算本官要走,也不會跟著你一起去亡命。余春秋,你就是個瘟神,是個瘋子。本館不想再跟你有任何瓜葛。”
提督不是沒有想過捉拿余春秋,向朝廷來個將功抵罪,畢竟一切的事情都是余春秋弄出來的,是余春秋主導。
可是想到余春秋武藝高強,心狠手辣,提督就就熄了這個心思。
要知道,余春秋可是連洋人都干殺的狠角色。真要是逼急他,會不會殺提督,還真不好說。
余春秋笑著說道:“既然如此,提督大人就好自為之吧。余某要去亡命,告辭。”
余春秋剛離開提督不到一刻鐘。
就有二品武官帶兵沖進提督府。
提督見到這個二品武官,臉色一變:“納蘭元述?怎么會是你?”
納蘭元述冷笑道:“大英帝國領事發電報問責太后老佛爺。老佛爺震怒,命本官前來將你和余春秋等人就地正法。還有,你死了以后,我納蘭元述就是廣東提督。”
殺!
提督被納蘭元述一刀砍死。
一紙公文,就能決斷提督和余春秋的生死。這就是掌握了大權我威力。
納蘭元述說道:“給本官封鎖整個佛山城,挖地三尺也要把余春秋找出來!”
納蘭元述是旗人,精通英文和洋務,不但武藝高強,而且還頗有智謀。
跟其他混吃等死的旗人不同,納蘭元述野心很大,比起余春秋更加心狠手辣。
……
納蘭元述站在提督府的院子里,等著屬下匯報消息。
副官來到納蘭元述跟前,搖頭說道:“沒找到余春秋。提督大人,余春秋很可能已經不在城里。余春秋今天就沒去衙門。”
納蘭元述嘆了口氣,說道:“我還是遲了一步。余春秋這個奴才倒是挺聰明,跑得快。”
副官猶豫了一下,說道:“衙門里有人說,鏟除沙河幫,營救被拐賣的女子和青壯,為菜販們爭取利益……都有余春秋的功勞。”
納蘭元述說道:“大英帝國的領事有可能冤枉了余春秋他們。不過……洋人不是什么好東西,但是漢人更不可信!”
清廷防備著漢人,比防洋人更甚。
許多旗人官員覺得,洋人不過是要銀子,可是一旦讓漢人得了勢,旗人的大清江山可就丟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