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大人說道:“商稅,不是要上交給朝廷嗎?”
真要是撈到了錢,顧大人打算一大半自己留著,分一點給余春秋,剩下的就交給朝廷。
余春秋說道:“朝廷不缺銀子。東主,這些銀元咱們最好分文不取,哪怕是拿來施粥都行,就是不能上繳朝廷。三年之后,我保證東主有足夠的錢告老還鄉。”
顧大人點頭說道:“好。老夫就聽你一次,做點為國為民的事情。”
嘴上說得好聽。
要是不把顧大人逼上梁山,沒有了選擇的余地,他是不可能支持余春秋。
為國為民?
顧大人可沒有那么高尚的情懷和理想。
余春秋抱拳道:“多謝東主的支持。余春秋不會讓您失望。”
……
上海的難民不少,吃了上頓沒下頓的人更多。當他們得知衙門的縣尊大人要施粥,頓時就歡呼雀躍起來。
一頓粥,就能獲得百姓們的感激,可見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是多么凄苦。
余春秋的權力系統中的“陰德”快速增長,轉換成民意值,直接就破萬。
快要見底的民意值,終于補充了回來。
余春秋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顧大人呢?得到的好處也不少。他在百姓的心中是名望大漲。很快,整個上海的人都知道上海縣來了一位救苦救難的知縣大人。
縣丞和主薄非常不開心。
那些大商行也不開心。
他們沒想到,新來的知縣竟然整了這么一出。以后,他們想要對付顧大人,就要顧忌一些影響了。
……
幾天之后。
余春秋找了個有名氣的老夫子,請他寫了個“精武門”的匾額,掛在新租的院子門口。
沒有邀請上海武術界來舞獅,沒有放鞭炮,甚至都沒有請客。
精武門。
就這么默默地成立了。
陳東練武很有天賦,對拳術非常癡迷。要是不燃燒民意值,余春秋練拳的效果,肯定比不上陳東。
天賦這東西,是天生的。
不管妒忌不妒忌,這就是事實,普通人努力十倍,都趕不上天賦異稟的人。
余春秋說道:“陳東,武術的基礎我都教給你了。以后你就自己練。什么時候你練出了名堂,我再傳你高深的拳術理論。”
陳東點頭說道:“是,先生。”
余春秋心中暗道:“我該去一趟青幫了。我倒想要知道,到底是誰要殺我?”
……
余春秋路過碼頭,見到兩幫人正在打群架。
其中有一人的身影很熟悉。
嗯?
余春秋暗道:“那不是霍元甲嗎?”
霍元甲出手留有余地,不像在津門的時候那么心狠手辣。
余春秋沒有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