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們要砸了本縣令的大門?”
王嬸子干干笑了兩聲,“那不能!”她背后冷汗直冒,腦子快速組織語言,“只是、只是我們村里種的小麥昨夜被不見了,聽說,這事兒好像是縣令您、您派人去做的?”
一墻之隔的花香等人將王嬸子的話聽得一清二楚。
常楓不滿的冷哼一聲,“這嬸子還是客氣了,就是直接說他假公濟私,偷了糧食他也沒辦法反駁!”
縣令面不改色,沒有直接回答問題,“本縣聽說你們村出了一個奇人異士,將原本半年才可成熟的小麥,縮短為只需一個月便能成熟是嗎?”
村民們此刻不想跟縣令廢話,他們最關心的還是自家田里不翼而飛的糧食,紛紛給王嬸子遞眼色,‘快要糧食!’
王嬸子也想要,但是余光瞟到拿著殺威棒的兩排官差,咽了咽口嘴水,“是的,我們丟的正是這種小麥!”
縣令的臉色越發的暗了下去,“既然有此奇事,你們為何知情不報,難道不知我大靖國正遍地饑荒嗎?”
王嬸子支支吾吾,“這個,我、不不知……”
她以為縣令會發怒,結果縣令卻淡然道:“此種奇物若能善加利用,可幫助全國災民渡過難關,本縣身為父母官自然不能厚此薄彼,所以收了你們的糧食……”
王嬸子聽了半天,才明白他話里的意思。
大概就是既然有這么好的東西,當然不能藏著掖著,他要把小麥收集起來,然后分發到各個村落,讓其他村的村民也要吃上這種一個月便可成熟的小麥。!
當然這些都是李玄策的意思。
王嬸子急了,“糧食都收走去照顧其他的村民,那我們辛苦種的糧食,卻一點沒撈著,家家戶戶都等著這些糧食來救命呢!”
縣令道:“村民們辛苦種田當然要有所收獲,只是當日你們跟花香借種子的時候,每人都允諾借斗還石,所以你們欠都了她一石小麥,是也不是!”
站在大堂外的村民們,臉色各異。
他們當初在花香那里借種子的時候,每人都是簽字畫押的。
當中有一部分人是王嬸子這樣的,真心實意的要還。
還有一部分人,簽字畫押也沒用,只要有糧食吃,不介意背上一個老賴的罵名。
從一開始他們就沒打算還,沒想到被縣令拎出來說,當然心里不爽。
但嘴上卻是冠冕堂皇,“白紙黑字寫的,我們當然要還,只是你得先把小麥還給我們,我們才有的還。”
“是啊,你無緣無故收了我們的糧食,我們想還也還不了啊。”
“不是我們不想還,你得先把糧食給了我們再說嘛。”
縣令雖然貪大好功,但一雙識人的眼睛可不是吃素的,他當然知道這話什么意思。
那就是你把我們的糧食還回來就好了,至于剩下的我們自有安排。
關于這一點李玄策早就交代了對策,縣令傳達道:“既然你們都說要還,拿出各自的欠條,排隊去衙門后門,按照田地的大小領取各自的糧食,當日所欠的那一石糧食衙門自動扣除!”
此話一出那些想賴賬的人,心里頓時涼了半截兒,可又能怎么辦,面對縣令的紅口白牙,也只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