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數字,拿破侖四世當即一拍桌子,質問道:“他們怎么不去搶?”
法屬中南半島面積將近74萬平方公里,當地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不可多得的寶地,每年都能替法蘭西帶來大量的財富。
這種優質資產,往常的時候,莫說是區區600萬英鎊,就算是6000萬英鎊,都有人搶著要接盤。
現在情況特殊,敢從奧地利虎口奪食的沒幾家,但也不至于賤賣到600萬英鎊。要知道法國政府開辟法屬印度支那的成本,都不只600萬英鎊。
然而,就連這600萬英鎊,英國人都不準備付現款,而是要進行抵扣。
以現在的物價,600萬英鎊最多買戰前300萬英鎊的物資,對法蘭西來說可謂是血虧。
特倫斯·布爾金首相提醒道:“陛下,我們現在沒得選擇。明知道英國人這是在訛詐,我們也無法拒絕。
畢竟這些地區落在英國人手中,總比落在奧地利手中強。況且,接下來的善后談判,我們還需要英國人的支持。”
世界上最悲催的事情,莫過于明知道人家在搶,自己也只能乖乖的送上去。
幸好,經歷一系列的社會毒打后,拿破侖四世的心氣已經磨平了,要是擱在十年前,他可以直接和英國人翻臉。
“告訴英國人,想要把這些地區拿到手,就拿出足夠的誠意來。要不然我們寧愿把印度支那留給奧地利,也不會讓他們得逞的。”
拿敵人威脅盟友,拿破侖四世也是有苦難言。從父親手中繼承了諾大的法蘭西帝國,在短短的不到二十年里,居然落到如此田地,這種心里落差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
追根溯源只是因為在錯誤的時間點,發動了一場錯誤的戰爭。總體上而言,拿破侖四世還是一個合格的皇帝,可惜一次失誤就賠上了所有。
意大利地區注定是保不住了;法屬非洲也是涼涼,僅憑阿爾及利亞地區的守軍是支撐不了多久的;眼瞅著法屬印度支那也要易主,法蘭西的疆域一夜之間回到了70年前。
這還不是全部,從反法同盟的陣仗來看,法蘭西本土都很難保持完整,最終的結果可能會比1815年更慘。
特倫斯·布爾金首相:“陛下,巴黎最近幾天流言四起,那些隱藏在地下的家伙,又開始不甘寂寞了。
如果局勢持續惡化下去,甚至有可能出現叛亂。內閣建議加強輿論管制,打擊散播謠言的家伙。”
加強輿論管制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是政府管得了報社,卻管不住流言蜚語;控制的了新聞傳播,卻阻擋不了從天而降的傳單。
沒有絲毫猶豫,拿破侖四世直接將手中的小紙片遞了過去:“看看吧,這是奧地利人的勸降信。你們準備怎么做?
背面還有一副漫畫,有錢人大魚大肉,普通民眾在前線流血犧牲、還要忍饑挨餓。
上面的內容基本上都是事實,很容易引起普通民眾的共鳴。一旦被有心人利用,一場動亂就在眼前。”
真相往往最是扎心,沒有揭開蓋子大家還可以裝糊涂,一旦把事情暴露在了陽光下面,情況就截然不同了。
民眾的忍耐是有限的,尤其是在肚子餓了的時候,一個火星文都能夠引發一場動亂。
擺在大家眼前的路只有兩條,要么和資本財團站在一起,共同分擔來自民眾的憤怒;要么順水推舟果斷甩鍋,趁機鏟除國內的財團勢力,再拿他們的財富來安撫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