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四世跑路前的最后一擊,可是大大削弱了資產階級的力量,尤其是金融資產階級更是損失慘重。
喪失了“鈔能力”的資產階級,就是軟腳蝦。想要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了。
沒有這幫家伙搗亂,法蘭西的未來會成什么樣,弗朗茨也看不清。
反正停戰條約一簽訂,估計巴黎革命政府的末日也就快要到了。面對一群老狐貍,新生的革命黨人還是太嫩了。
卡爾首相:“如果法蘭西的局勢無法穩定,我們就必須要做好駐軍的打算。
可以想象,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法蘭西都不會太平。層出不窮的起義,甚至有可能讓法蘭西演變成一個泥潭。
為了這場戰爭,我們已經付出了太多,現在是時候讓盟友們出力了。光拿好處不干事,哪有這么好的事!”
“光拿好處不干事”,很明顯說的是俄國人。盡管沙皇政府已經很努力了,但是法國人投降投降的太快,俄軍還是晚了一步。
為了拉攏俄國人,奧地利可是下了重注的。最少百分之二十的戰爭賠款也不是好拿的。
俄國人沒有為戰爭做出貢獻,就算是事先有約定,奧地利要履行約定,那也可以讓這筆賠款最后支付。
除非沙皇政府愿意等上百八十年,要不然現在就沒法拒絕奧地利的合理要求。在維也納政府看來駐軍法國是一件苦差事,但是在俄國人眼中就不一定了。
如果消息傳了出去,估計很多俄軍士兵都要搶著報名。或許危險了一點兒,可是收益豐厚啊!
相比冰天雪地的俄羅斯帝國,法蘭西可是非常富裕的,隨便撈點兒好處,也比在國內吃糠咽菜強一百倍。
弗朗茨點了點頭:“外交部去和盟友們溝通,組建一支維和部隊,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分派駐軍。
除了損失慘重的比利時和德意志聯邦可以自由決定是否派兵外,其他國家想要參與分戰利品分配,就必須派兵參與維和。
另外法國海軍也一并處理掉,想必英國人這個時候已經急壞了。要是再拖下去,沒準倫敦政府那幫家伙又要干蠢事了。
把法國人的軍艦分成一大份和若干小份,主力艦夾在著附屬軍艦一起賣,邀請世界各國一起參與。
全部一次性出價,我們也參與競爭。英國人不是想要這批軍艦么,那就讓他們掏錢來買吧!”
弗朗茨也是想通了,反正法奧仇恨已經結下了,那就干脆把事情做絕。
利用戰后法蘭西局勢不穩的機會,把維和部隊派過去,進一步消耗法國政府的財力。
沒錢,發展什么軍備?
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又何談東山再起?
……
全歐洲都在慶祝反法戰爭勝利,唯獨唐寧街例外。望著遠方打著慶祝旗幟的游行隊伍,格萊斯頓感到格外刺眼。
盡管倫敦政府也高度評價了這次反法戰爭,但那只是因為政治需要,并不等于他們就真的愿意接受現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