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英國人擔心收回魯西永地區的西班牙復興,威脅到直布羅陀海峽的安全,日本人現在才是真正的悲劇。
聽到軍艦有著落了,西鄉從道懸著的心一下子放了下來,情不自禁道:“太好了,有了英國人的支持,要擊敗西班牙就不難了。”
有過一次交手經驗,日本海軍對西班牙人還是有心里優勢的,唯一擔心的就是雙方艦隊實力差距太懸殊。
伊藤博文露一臉苦澀的回答道:“沒有那么簡單,西班牙可是反法同盟的一員,就算是戰爭結束了,香火情也還在。
一旦英國人介入戰爭,反法同盟是不會做事不理的,英國人更不可能為了我們和反法同盟翻臉。
為了不刺激反法同盟,英國人能夠給我們的支持力度肯定不會太大。想要贏得這次戰爭,還是要靠我們自己。”
事實再一次證明,一個國家想要獲得成功,找隊友非常關鍵。
英國人明顯就是不靠譜的代表。伊藤博文可沒有忘記,在剛剛結束的歐陸戰爭中,法國人是怎么被賣掉的。
要知道在戰爭爆發初期英法可是同盟,盡管英國政府確實站在了法蘭西一邊,可是他們也沒有放棄過任何一個趁火打劫的機會。
看似在支持法蘭西,實則是在努力維護交戰雙方的實力平衡,想要法奧兩敗俱傷。
怎奈計劃沒有變化快,倫敦政府沒有想到奧地利居然隱藏實力,在關鍵時刻直接給法國人來了致命一擊。
眼瞅著法蘭西大勢已去,英國人的第一反應不是拉盟友一把,反而是單方面撕毀盟約,落井下石。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比如說之前的比利時,最初也是跟著英國人混的,被出賣后才倒向了奧地利。
盟友都可以出賣,那么連盟友都算不上的日本,英國人出賣起來就更沒壓力了。
知道歸知道,伊藤博文還是沒得選擇,或者說日本政府沒得選擇。雖然西班牙一直都是列強的底線,可列強就是列強,國際影響力還是非同一般。
除了英國人之外,根本就沒有哪個國家愿意在這個時候冒著得罪西班牙人的風險,出售軍艦給他們。
更悲劇的是,要是不從英國人手中搞一批軍艦回去,后面的仗根本就沒法打。
西鄉從道若有所思,半響功夫后才緩緩說道:“不管怎么說,英國人肯提供支持總比沒有的強。
只要能夠贏得戰爭,眼下我們什么條件都可以先答應,一切等戰爭結束后再說。”
兩人對視了一眼,結束了這個沉重的話題。后面的內容太驚人,萬一走漏風聲日本就完蛋了,只能一切盡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