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功夫后,伊藤博文率先打破了沉默:“日俄之戰確實無法避免,但現在還不是時候。
俄國人需要等鐵路通車,帝國又何嘗不需要時間準備?以帝國目前的狀態,根本就沒有能力進行一場大戰。
更何況這背后還有一個挑起事端的野心家,更是令人防不勝防。
如果不把這個家伙揪出來,誰知道還會折騰出什么事來,帝國可經不起他們折騰。”
說話間,伊藤博文還將目光投向了軍方代表,仿佛是在警告他們不要玩兒火。
產生懷疑的不光是伊藤博文,包括明治天皇看軍方將領的眼神都發生了變化,仿佛在搜尋著什么。
沒有人喜歡被懷疑,只不過軍方將領現在也是有口難辯。莫說是文官在懷疑,就連他們自己都在相互懷疑。
這種做事風格,實在是太像陸軍的操作了。尤其是策劃這次游行的激進團體,還和軍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就算引爆現場的槍擊事件不是他們策劃的,但暴力沖擊俄使館致使俄國使館團滅的事,總和他們脫不開干系。
大家都是聰明人,如果現場沒有人領頭,縱使發生了槍擊事件,場面也不會那么快失控。
別的不說,子彈飛來的方向總要先確定一下吧?
啥也不想,口號一喊就一股腦的往俄使館中沖,事發時警察又恰好都被調開了,這未免也太過巧合。
太多的巧合加在一起,那就不再是巧合。尤其是在兇手沒有抓到的背景下,大家想到的就更多了。
或許別的國際勢力,也有能力策劃槍擊事件,但要說控制游行民眾,那就太扯淡了。
要知道狂熱的民族激進主義份子都是極端愛國者,想要收買他們可不是一件輕松事。
能夠準確把握時間、地點進行埋伏,要說事先沒有做準備,換誰也不會相信。
能夠提前收到消息,在射擊后迅速撤離,不留下蛛絲馬跡,可不是一般人能夠辦到的。
國際勢力能不能做到,大家不敢確定,反正日本軍方肯定能夠辦到。在內心深處,眾人對軍方的忌憚紛紛提升了不只一個檔次。
明治天皇:“伊藤君說得不錯,幕后黑手必須要揪出來,要不然帝國就永無寧日了。
憲兵隊立即緝拿策劃這次游行示威活動的組織者,嚴查背后的指使者,責令學校加強管制,取締這些非法組織。
另外,加強使館區的警力配備,禁止任何游行活動靠近使館區。”
盡管沒有明說,但是從明治天皇的眼神中,大家也能夠看出來,他是懷疑上了軍方。
解釋是不可能解釋的,日本軍方內部同樣是山頭林立,各種亂七八糟的團體一大堆,軍方自己都不一定能夠搞清楚。
偶爾出現幾個腦殘的家伙,那完全是正常現象。遙想當年尼古拉訪問日本,還遭到日本政府安排的衛兵刺殺。
對軍中極端主義盛行的問題,實際上軍方高層也非常頭疼。一直都在想辦法解決,可惜最終都收效甚微。
替這幫家伙打包票,那絕對是活膩了的表現。誰也不知道這幫極端份子,能夠干出什么奇葩事。
事實上,一開始軍方還有人提議,派幾名死士去使館區切腹賠罪,給國際社會一個交代。甚至陸軍中都有人報了名,準備為帝國大業獻身。
幸好山縣有朋接觸過西方文化,及時攔了下來。要不然那就不是去犧牲,而是火上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