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看神圣羅馬帝國對空軍下了血本,“本著敵人有的,我也要有的思想”,根本就沒有空軍什么事兒。
本來起步就晚,偏偏國內的制造業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掉了隊,跟風式發展的空軍自然比不上神羅空軍。
若非有本土作戰的優勢,空戰早就失敗了。現在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參戰的戰機沒有逃跑,那是因為他們根本就跑不了。
飛機的綜合性能跟不上,在近距離接觸后,根本就甩不開敵人,只能硬著頭皮死磕。
恰好軍部又下達了死命令,下方的人根本就不了解天上的情況,只是以為空軍在英勇奮戰。
這些問題也不影響坎貝爾現在做出決斷。倫敦和利物浦同時遭遇襲擊,英國空軍無力同時兼顧兩處戰場,先顧哪頭不言而喻。
略加思索過后,坎貝爾首相就用充滿藝術性的語調說道:“告訴利物浦守軍,先自行組織防空,援軍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抵達。”
“最短的時間”是什么時間,這是人類歷史上又一未解之謎,古今中外都沒有人搞清楚過。
不過恰好適用于不列顛目前的局勢。若是不給下面的人足夠信心,沒準那幫陷入慌亂的家伙,連組織抵抗都忘記了。
盡管在有限的防空火力之下,抵抗也難以湊效,可是做了總比沒做的好。哪怕是只擊落敵軍一架戰機,那也是戰績。
打發秘書離開之后,坎貝爾首相回味了過來。首相親自指揮軍事戰斗,貌似已經跑偏了。
不是每一任英國首相都是丘吉爾先生,熱衷于參與軍事指揮,至少坎貝爾就對指揮軍隊作戰沒有興趣。
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次戰爭,眼下這場戰爭需要陸海空三軍聯合協同作戰。
任何事情遇到第一次,那都是麻煩的代名詞。這次也不例外,除了需要考慮軍事指揮外,同時要考慮政治平衡。
可以說除了讓愛德華七世本人親自上外,任何人擔任陸海空三軍指揮官,都會招來非議。
問題是作為國王的愛德華七世,哪怕是實權國王,最多也就掛個名,不可能親自去協調三軍聯合作戰。
如果是順風仗,能夠撈政績也就罷了,估摸著愛德華七世已經跳了出來,接管三軍的指揮權。
遺憾的是戰爭才剛剛開始,不列顛就迎來了最黑暗的一天,深深的重創了大家贏得戰爭的信心。
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精明的愛德華七世自然不會冒頭了。反正日常工作都是內閣在主持,現在出了問題同樣也是內閣的鍋,還是甩都甩不掉的那種。
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坎貝爾首相當即決定加快指揮系統的構建。畢竟,戰爭還是交給專業人士玩兒的好。
……
利物浦港,當倫敦政府的命令抵達時,天上的轟炸也結束了。
看著電報的溫斯頓少將,內心是崩潰的。或許是因為良心發現,又或者是為了推卸責任,防空預警的消息終于傳過來了。
比倫敦政府就地組織抵抗的命令,來得還要更晚一些。除了在內心深處問候一遍相關官僚們的所有親屬外,溫斯頓少將現在也做不了。
人家的反應速度已經非常快了,按照正常的程序,光走流程都需要至少一個星期,慢一點的拖上半年都有可能。
按照程序辦事,這是大英公務員一貫的行為準則,不受任何道德和法律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