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9年5月7日,兩個俄羅斯步兵師登陸日德蘭半島,擋住了普魯士軍隊前進的道路。
打是不可能打的,腓特烈-威廉四世慫了,從圣彼得堡傳來的消息表明俄國人的容忍已經到了極限。
發動戰爭容易,要結束戰爭就難了。不要看現在腓特烈-威廉四世已經鎮壓了國內的革命黨,可是普魯士依然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
前線的軍隊打的太過順利,也不是一件好事。現在民眾的視線都被轉移到了普丹戰爭上,沒有人記得他們鎮壓革命了。
可是民族主義勃發的后遺癥也來了,民眾不能夠容忍失敗,尤其是戰場上已經打贏了,政府再做出讓步。
停戰可以,放棄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兩個公國就不行,這是原則問題,誰敢讓步誰就是賣國賊。
幫普魯士人造勢的可不只是奧地利,德意志地區的所有的邦國都出了力,包括傾向于普魯士人的北德意志地區邦國。
可以說現在整個德意志地區,都在精神上支持普魯士,如果精神支持能夠變成實質上的支持,那么腓特烈-威廉四世也不用慫了。
維也納
“陛下,普魯士駐維也納大使向我們尋求幫助,外交部拒絕過后,他們又提出了在奧地利募捐戰爭軍費。
根據我們收到的情報,普魯士人在國內已經發起了募捐,現在他們又把目標投向了整個德意志地區,他們的財政應該是快要撐不住了。”梅特涅笑呵呵的說
募捐軍費?這可是弗朗茨幫普魯士政府想出來的妙計,民眾的錢可不好拿。
要是拿了錢最后事情沒有辦到,這些人捐款的時候有多高的熱情,未來就有多大的怨恨。
“既然如此,我們就配合他們好了,政府派人幫他們進行募捐,讓人在德意志地區造勢,把實際募捐的款項放大那么一點點。
外交部代表奧地利政府向普魯士捐款一千萬盾,支持他們為德意志聯邦收復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公國的軍事行動。
不過這筆錢先不用急著給他們,隨便找個理由往后拖一拖,實在拖不下去了,就以財政困難為由分期付款。”弗朗茨想了想說
詐捐門,到了21世紀都有人敢玩,弗朗茨自然不介意效仿了。
不對,他這還不能算詐捐,又不是真的不給錢。
只要普魯士人能夠讓這兩個德意志公國,重回德意志聯邦的懷抱中,奧地利政府就給錢。
如果普魯士人頂不住壓力,放棄已經到手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公國,這筆錢自然也就不用給了。
順便還要發動德意志各邦國的民眾去普魯士大使館門口抗議,讓他們退還血汗錢。
“是,陛下。”梅特涅回答道
不知道普魯士代表聽到這個消息過后,會有多么的高興,大概不會興奮死吧?